复禾问答
首页 > 减肥 > 减肥方法

瘦身贴有效果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谭宇阳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遗尿中药贴敷疗法有效吗?

小儿遗尿中药贴敷疗法具有一定效果,但需结合个体情况选择。遗尿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贴敷、行为干预、药物治疗、膀胱训练、心理疏导。

1、中药贴敷:

中药贴敷通过穴位刺激和药物渗透发挥作用,常用药物包括桑螵蛸、益智仁、补骨脂等。贴敷部位多选择关元、气海、肾俞等穴位,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部分患儿贴敷后可能出现皮肤过敏,需立即停用。

2、行为干预:

建立规律排尿习惯是基础治疗手段,包括睡前限水、夜间定时唤醒排尿。家长需记录患儿排尿日记,掌握遗尿规律。行为干预需长期坚持,通常需要3-6个月才能见效。

3、药物治疗:

对于顽固性遗尿可考虑药物辅助,常用药物包括去氨加压素、丙咪嗪等。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多数药物需在睡前1小时服用,疗程一般为3个月。

4、膀胱训练:

通过延长排尿间隔、控制排尿等训练增强膀胱容量和括约肌功能。训练期间需配合正性强化,对患儿进步给予及时鼓励。膀胱训练适合5岁以上能配合的儿童。

5、心理疏导:

遗尿患儿常伴有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家长应避免责备惩罚。通过游戏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儿建立信心。严重心理障碍需转诊心理科专业治疗。

遗尿患儿的日常护理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晚餐避免高盐高糖食物,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量。白天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培养每2-3小时排尿的习惯。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重症状。家长应耐心引导,为患儿创造轻松的家庭环境。若遗尿持续至学龄期或伴有日间尿失禁,建议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中药贴敷作为辅助疗法,需配合其他综合干预措施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小儿腹泻贴的使用方法与疗效?

小儿腹泻贴主要通过穴位敷贴缓解腹泻症状,适用于非感染性腹泻或辅助治疗。疗效与腹泻类型、贴敷穴位选择、患儿体质等因素相关。

1、穴位选择:

神阙穴肚脐是常用贴敷部位,此处皮肤薄且药物易渗透。天枢穴脐旁两寸也可配合使用,该穴位属足阳明胃经,具有调节胃肠功能作用。贴敷前需清洁局部皮肤,避免汗液或污垢影响药物吸收。

2、适用症状:

对功能性腹泻、饮食不当引起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较明显。若出现黏液脓血便、持续高热等感染性腹泻症状,需及时就医。腹泻贴不能替代抗感染治疗,细菌性或病毒性腹泻需配合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3、药物成分:

常见成分包括丁香、肉桂等温中止泻药材,通过透皮吸收发挥药效。部分产品含盐酸小檗碱等西药成分,使用前需确认患儿是否过敏。中药贴剂通常不含刺激性物质,但皮肤破损处禁用。

4、使用时长:

单次贴敷建议不超过4-6小时,婴幼儿皮肤娇嫩需缩短至2-3小时。每日更换1-2次,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若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用温水清洗贴敷部位。

5、辅助措施:

使用期间需配合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母乳喂养婴儿可增加哺乳次数。避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6个月以上婴儿可适量食用苹果泥、焦米汤等收敛性食物。注意观察排便次数及性状变化。

腹泻期间应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注意奶瓶餐具消毒,母乳妈妈需忌口生冷刺激食物。若腹泻超过3天未缓解,或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进行大便常规和电解质检查。恢复期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儿童生长贴对长高真的有用吗?

儿童生长贴对长高的实际作用有限,其效果缺乏充分医学证据支持。影响身高的核心因素主要有遗传基因、营养摄入、睡眠质量、运动锻炼和内分泌功能。

1、遗传因素:

身高约70%由遗传决定,父母身高对儿童最终生长潜力起主导作用。生长贴无法改变遗传编码,仅能作为辅助手段。

2、营养供给:

均衡营养是骨骼发育的基础,需保证每日蛋白质、钙质、维生素D等关键营养素摄入。生长贴所含成分难以通过皮肤有效吸收,远不如膳食补充直接。

3、睡眠质量:

深度睡眠期间生长激素分泌量可达清醒时的3倍,保证每晚8-10小时优质睡眠比外用贴剂更能促进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

4、运动刺激:

纵向跳跃、篮球等冲击性运动可产生机械应力刺激骨骼生长,规律锻炼对身高促进效果明确。生长贴缺乏运动产生的生理性刺激作用。

5、内分泌调节:

病理性矮小需排查生长激素缺乏等内分泌疾病,此类情况需专业药物干预。生长贴无法替代重组人生长激素等医学治疗。

建议通过科学方式促进儿童身高发育:每日保证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摄入,适量食用深绿色蔬菜及鱼类;选择跳绳、摸高等纵向运动每周3-5次;维持21点前入睡的规律作息;每季度监测生长曲线。若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或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第三百分位,应及时就诊儿科内分泌科评估。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四个月宝宝贴退烧贴多长时间?

四个月宝宝使用退热贴一般建议持续4-6小时,具体时间需根据体温变化、皮肤耐受性、退热贴类型、环境温度及宝宝舒适度调整。

1、体温变化:

退热贴主要通过物理降温发挥作用,当宝宝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若贴敷1-2小时后体温未下降或持续升高,应及时就医。体温降至37.5℃以下后可考虑移除。

2、皮肤耐受性:

婴幼儿皮肤娇嫩,需观察贴敷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首次使用建议先贴1小时观察,无异常可延长至4小时,单次最长不超过6小时。

3、退热贴类型:

普通凝胶型退热贴作用时间约4小时,部分含长效缓释成分的产品可持续6-8小时。使用前需阅读说明书,避免超时使用导致皮肤过度水合。

4、环境温度:

高温环境会加速退热贴水分蒸发,缩短有效时间。夏季或室温超过28℃时,建议每3小时更换一次;冬季可适当延长至5小时。

5、宝宝舒适度:

若宝宝出现烦躁、抓挠退热贴等行为,可能提示不适。此时应立即检查皮肤状况并缩短使用时间,可改用温水擦浴辅助降温。

护理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包裹衣物。母乳喂养的宝宝可增加哺乳频次补充水分,配方奶喂养者可适当喂食温水。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若出现嗜睡、拒奶、抽搐等表现,或发热持续超过24小时,需立即就医。物理降温同时建议每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并记录变化趋势。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创可贴过敏起水泡感染怎么办?

创可贴过敏起水泡感染可通过抗过敏处理、局部消毒、预防感染、调整敷料类型、就医评估等方式治疗。创可贴过敏通常由胶粘剂刺激、皮肤屏障受损、接触性皮炎、继发细菌感染、个体敏感体质等原因引起。

1、抗过敏处理:

立即移除创可贴并用清水冲洗患处,局部冷敷可缓解瘙痒肿胀。过敏反应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严重过敏需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避免抓挠水泡以防破溃感染。

2、局部消毒:

水泡未破时可用碘伏棉球环形消毒,破溃后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选择不含酒精的苯扎氯铵溶液消毒可减少刺激,消毒后保持创面干燥通风。每日消毒2-3次直至结痂,消毒时注意从水泡边缘向中心擦拭。

3、预防感染:

小水泡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大水泡需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泡液。覆盖透气性好的无菌纱布替代创可贴,定期观察有无红肿热痛加重。出现黄色渗液或发热需警惕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4、调整敷料类型:

过敏体质者应选用低敏型敷料如硅胶敷贴或水胶体敷料,避免含苯扎氯铵的创可贴。皮肤敏感部位优先使用纱布绷带固定,新型含银离子敷料兼具抗菌和促愈作用。使用前可在手臂内侧小面积试用观察反应。

5、就医评估:

持续红肿超过3天、水泡直径超过1厘米或伴随发热需就医。医生可能进行细菌培养确定感染源,严重过敏反应需口服泼尼松等系统治疗。糖尿病患者或免疫低下者出现感染症状应尽早进行抗生素治疗。

日常护理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洗涤剂等化学刺激物。过敏恢复期选择纯棉透气衣物减少摩擦,饮食上增加维生素C和锌摄入促进皮肤修复。运动时暂停游泳等可能污染创面的活动,洗澡后及时擦干周围皮肤。建议家中常备低敏敷料和抗过敏药物以备应急使用,反复出现创可贴过敏者需进行斑贴试验明确致敏原。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热门标签

高血脂 骨软骨瘤 颈部血管瘤 糜烂性胃炎 女性尖锐湿疣 放射性食管炎 坏死性筋膜炎 颈部脊髓震荡 缩窄性心包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