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盆骨和大腿连接处疼怎么回事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大腿根疼是要入盆了吗?

大腿根疼可能是胎儿入盆的表现,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

胎儿入盆时,胎头下降至骨盆会对耻骨联合和周围韧带产生压力,可能引起大腿根部牵拉性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呈现为钝痛或酸胀感,在活动或久站后加重,可能伴随尿频、下腹坠胀等表现。妊娠晚期激素变化导致韧带松弛也是常见诱因,疼痛多出现在孕36周后且呈对称性。

其他原因包括耻骨联合分离,疼痛集中于耻骨区域且可能向大腿内侧放射;圆韧带疼痛多表现为单侧腹股沟突发刺痛,与体位改变相关;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伴随尿痛、发热,疼痛位置更靠近会阴。腰椎间盘突出引发的疼痛可能从腰部向腿部放射,与体位有明显关联。

孕妇出现大腿根疼应记录疼痛特点和伴随症状,避免突然转身或单腿负重。使用托腹带缓解压力,侧卧时在两膝间放置枕头可减轻不适。若疼痛持续加重、出现行走困难或异常分泌物需及时产科就诊。

李竹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尿失禁患者在家还需要做盆底训练吗?

尿失禁患者在家通常需要坚持盆底训练,有助于改善症状并预防病情加重。对于压力性尿失禁或轻度盆底肌松弛的患者,规律训练可增强肌肉控制力。

盆底训练通过重复收缩和放松盆底肌群提升其张力,适用于因妊娠、分娩或年龄增长导致的肌力减退。患者可采取凯格尔运动,每日分组练习收缩肛门及尿道周围肌肉,每次持续数秒后放松。长期坚持能减少漏尿频率,尤其对打喷嚏、咳嗽等腹压增高时的尿失禁效果显著。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需结合排尿日记调整饮水习惯。

若训练3-6个月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尿痛、血尿等并发症,可能存在神经损伤或盆腔器官脱垂等器质性问题。这类患者需配合生物反馈治疗或电刺激疗法,重度者可能需悬吊手术干预。训练期间应避免憋尿、久坐及负重动作。

建议患者记录训练日志并定期复诊评估,同时控制咖啡因摄入,保持体重在合理范围以降低腹腔压力。

颜克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左盆骨疼痛是怎么回事?

左盆骨疼痛可能与肌肉劳损、盆腔炎症、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

肌肉劳损常见于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运动后,局部乳酸堆积可导致酸痛,热敷和休息后多能缓解。盆腔炎症如附件炎或前列腺炎可能引发放射性疼痛,常伴有排尿异常或分泌物增多,需通过超声检查和血常规确诊。骨质疏松多见于绝经后女性或长期缺钙人群,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痛,骨密度检测可明确诊断。

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注意保暖防寒,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需尽早就诊骨科或妇科。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35周入盆正常吗?

35周入盆属于正常现象,但存在个体差异。入盆时间受胎儿发育、孕妇骨盆条件等因素影响,多数孕妇在36-38周入盆,部分可能提前至35周或更早。

胎儿入盆是分娩准备的重要标志,指胎头下降至骨盆入口。35周入盆的孕妇若无宫缩、见红等临产征兆,通常无须特殊处理。此时胎儿已具备较好存活能力,但肺部发育仍需时间完善。建议每周进行胎心监护,关注胎动变化,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日常可采取左侧卧位休息,有助于改善胎盘供血。若出现规律宫缩、破水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少数孕妇可能因骨盆狭窄、胎位异常等因素导致过早入盆并诱发早产。这类情况常伴随下腹坠胀感增强、阴道分泌物增多等表现。临床需通过超声评估宫颈管长度,结合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预测早产风险。对于有早产史的孕妇,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等药物干预。

孕晚期应注意每日摄入足够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推荐鸡蛋、鱼肉、西蓝花等食物。保持会阴清洁,避免盆浴。建议准备待产包,熟悉医院路线。出现每小时超过4次的规律宫缩、阴道流血或液体持续流出时,应立即前往医院产科就诊。

冷启刚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来月经可以做盆底肌修复吗?

来月经期间一般可以进行盆底肌修复训练,但需根据个人身体反应调整强度。盆底肌修复主要包括凯格尔运动、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训练等方式,月经期操作时需注意卫生与舒适度。

月经期进行盆底肌修复时,生理性充血可能增加轻微不适感,但低强度凯格尔运动仍可安全开展。建议选择无器械的自主收缩训练,避免使用阴道哑铃等侵入性工具,训练前后需清洁会阴部。若出现腹痛加剧或经量异常增多,应暂停训练。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适度盆底肌收缩不会影响月经排出,反而可能缓解部分女性的痛经症状。

存在严重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经期出血量过大时,需暂缓电刺激等器械辅助治疗。这类情况可能因外界刺激加重盆腔充血状态,生物反馈训练中的探头放置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产后女性若恶露未净或存在会阴伤口未愈,同样需推迟器械治疗至月经结束3天后。部分医疗机构会在月经期暂停使用射频类设备,因高温可能影响经期激素波动。

日常可保持每天2-3组凯格尔运动,每组10-15次收缩,注意收缩时保持正常呼吸节奏。经期结束后可逐步恢复器械辅助训练,但需避免在排卵期过度负重。若训练后出现持续腰骶酸痛或排尿异常,应及时咨询康复科医师。长期坚持盆底肌锻炼有助于改善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月经周期中的雌激素变化实际可增强肌肉修复效果。

冷启刚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热门标签

腭裂 疟疾 肛窦炎 葡萄胎 皮肤炭疽 鼻中隔偏曲 充盈性尿失禁 急性支气管炎 肾血管性高血压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