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面瘫

面瘫针灸一般多久能停针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肩袖损伤针灸哪几个部位?

肩袖损伤可通过针灸治疗,常用穴位包括肩井、肩髃、肩髎、天宗、臂臑等。针灸能够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

1、肩井穴:位于肩部最高点,针灸此穴可缓解肩部疼痛和僵硬,常用于肩周炎和肩袖损伤的治疗。针灸时采用直刺法,深度约1-1.5寸,留针20分钟。

2、肩髃穴:位于肩峰前下方凹陷处,针灸此穴有助于缓解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针灸时采用斜刺法,深度约0.5-1寸,留针15-20分钟。

3、肩髎穴:位于肩峰后下方凹陷处,针灸此穴可改善肩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针灸时采用斜刺法,深度约0.5-1寸,留针15-20分钟。

4、天宗穴:位于肩胛骨冈下窝中央,针灸此穴可缓解肩背部疼痛和僵硬。针灸时采用直刺法,深度约0.5-1寸,留针15-20分钟。

5、臂臑穴:位于上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针灸此穴可缓解肩部疼痛和肌肉紧张。针灸时采用直刺法,深度约0.5-1寸,留针15-20分钟。

肩袖损伤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应注意避免过度使用肩部,保持适当的活动范围,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类、蔬菜和水果,有助于组织修复。适当进行肩部拉伸和低强度运动,如太极拳、瑜伽等,可增强肩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促进康复。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结合物理治疗或药物治疗进一步改善病情。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心脏停跳怎么回事?

心脏停跳可能由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心脏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肺复苏、除颤、药物治疗、植入起搏器、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1、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脏停跳的常见原因,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患者通常表现为剧烈胸痛、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静脉注射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

2、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可导致心脏停跳。患者可能表现为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治疗措施包括电除颤、静脉注射胺碘酮、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植入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

3、电解质紊乱: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可引发心脏停跳。患者可能表现为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钙剂、胰岛素、葡萄糖等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

4、药物中毒: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过量可导致心脏停跳。患者可能表现为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治疗措施包括立即停药、静脉注射地高辛抗体片段,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5、心脏结构异常:心脏结构异常如肥厚型心肌病或扩张型心肌病可引发心脏停跳。患者可能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必要时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心脏停跳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心脏疾病,以降低心脏停跳的风险。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腰椎间盘突出针灸哪些部位?

腰椎间盘突出可通过针灸刺激腰阳关、肾俞、委中、环跳、承山等穴位缓解症状。腰椎间盘突出通常由长期不良姿势、腰部劳损、椎间盘退行性变、外伤、遗传等因素引起。

1、腰阳关:腰阳关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针灸此穴位有助于缓解腰部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椎间盘修复。治疗时可配合热敷或艾灸,增强效果。

2、肾俞: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针灸此穴位可补肾壮腰,缓解腰部酸软无力。治疗时可结合推拿手法,放松腰部肌肉。

3、委中:委中位于腘横纹中点,针灸此穴位可疏通下肢经络,缓解下肢麻木和放射性疼痛。治疗时可配合拔罐,促进局部气血运行。

4、环跳:环跳位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处,针灸此穴位可缓解臀部及下肢疼痛。治疗时可结合电针疗法,增强刺激效果。

5、承山:承山位于小腿后侧腓肠肌肌腹下方凹陷处,针灸此穴位可缓解小腿肌肉紧张和疼痛。治疗时可配合按摩,放松下肢肌肉。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腰部锻炼如小燕飞、五点支撑等,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等,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必要时及时就医。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脚踝扭伤针灸哪个部位?

脚踝扭伤可通过针灸足三里、昆仑、太溪、解溪、丘墟等穴位进行治疗。针灸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加速组织修复。

1、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髌骨下缘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针灸足三里能够调理脾胃、补益气血,增强身体修复能力,对扭伤后的肿胀和疼痛有缓解作用。

2、昆仑:昆仑穴位于足外踝后方,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针灸昆仑穴有助于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特别适用于脚踝外侧扭伤的情况。

3、太溪:太溪穴位于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针灸太溪穴能够补肾益气、强健筋骨,对脚踝内侧扭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4、解溪:解溪穴位于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针灸解溪穴能够疏通经络、消肿止痛,适用于脚踝扭伤后的局部肿胀和疼痛。

5、丘墟:丘墟穴位于足外踝前下方,外踝尖与第五跖骨粗隆之间的凹陷处。针灸丘墟穴有助于缓解脚踝外侧的疼痛和僵硬,促进扭伤后的恢复。

脚踝扭伤后,除了针灸治疗,还可以配合局部热敷、按摩、适当的休息和抬高患肢等方式促进恢复。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组织修复。适当进行脚踝的轻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二次损伤。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抑郁症针灸哪些部位?

抑郁症可通过针灸治疗,常用穴位包括百会、印堂、内关、神门、太冲等。针灸治疗抑郁症通常由肝气郁结、心脾两虚、肾阳不足、痰湿内阻、气滞血瘀等原因引起。

1、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具有安神定志、升阳举陷的作用。百会穴常用于缓解情绪低落、失眠等症状,通过刺激该穴位可调节大脑神经功能,改善抑郁状态。针灸时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

2、印堂穴:位于两眉之间,具有清心明目、安神定志的功效。印堂穴常用于治疗焦虑、烦躁等情绪问题,通过刺激该穴位可缓解紧张情绪,改善睡眠质量。针灸时采用浅刺手法,留针15-20分钟。

3、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作用。内关穴常用于治疗心悸、胸闷等症状,通过刺激该穴位可调节心脏功能,缓解抑郁情绪。针灸时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

4、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横纹尺侧端,具有宁心安神、镇静催眠的功效。神门穴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等症状,通过刺激该穴位可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抑郁情绪。针灸时采用浅刺手法,留针15-20分钟。

5、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具有疏肝理气、平肝熄风的作用。太冲穴常用于治疗情绪波动、易怒等症状,通过刺激该穴位可调节肝脏功能,缓解抑郁情绪。针灸时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

抑郁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调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C、D的食物,如全谷物、新鲜蔬菜、鱼类等,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游泳等,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同时,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学习情绪管理技巧,增强自我调节能力。针灸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操作。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结肠瘘 粉刺样痣 传导性耳聋 皮脂腺增生 恶性黑色素瘤 费尔蒂综合征 基底细胞腺瘤 软骨发育不全 外伤性白内障 慢性浅表性胃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