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调节、药物治疗、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等方式治疗。糖尿病通常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
1、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需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避免摄入高糖食物如甜点、含糖饮料,选择全谷物、蔬菜和优质蛋白质。建议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控制在总热量的45%-60%,脂肪摄入量控制在20%-35%。
2、运动调节:规律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
3、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500mg每日2次、格列美脲1mg每日1次、阿卡波糖50mg每日3次可帮助控制血糖。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
4、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进行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使用便携式血糖仪记录数据,定期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计划。
5、胰岛素注射:对于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患者,需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常用胰岛素类型包括速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每次餐前注射、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每日睡前注射。注射剂量需根据血糖水平和饮食情况调整。
糖尿病患者应注重饮食与运动的平衡,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日常护理中需注意足部保护,预防感染,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和肾功能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有助于长期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你好!1、患者应该控制体内的高血糖。从患糖尿病起就应积极控制高血糖,而且一定要严格达标。血糖控制越理想,患糖尿病肾病的机会越低。达标值: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餐后血糖<;8.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6.5%
2、患者应该预防高血压。积极控制高血压,严格达标。少盐饮食、适当锻炼、积极补钙。已有血压高者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用降压药。达标值:无肾损害及尿蛋白<;1.0克/天者,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尿蛋白>;1.0克/天,血压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
3、患者应该控制体内的高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都是发生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因此有血脂紊乱者,还应进行调脂治疗。达标值:总胆固醇<;4.5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2.6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1.1毫摩尔/升,甘油三酯<;1.5毫摩尔/升。
4、患者应该定期的做体检。糖尿病肾病是无声的杀手,早期无任何症状。因此必须坚持定期体检,其中特别要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提醒:2型糖尿病确诊时即应行尿微量白蛋白筛查。1型糖尿病发病5年后开始进行筛查。凡初次筛查未发现微量白蛋白尿,以后每年应进行一次检查。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糖尿病肾病专题 http://www.fh21.com.cn/sbk/tnbsb/
你好!1.降糖药物的使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目前使用降糖药物,如格列齐特(达美康)和格列吡嗪(美吡达),对于肥胖者来说,可以起到缓和且有抗凝改善微循环作用。氯磺丙脲半衰期太长,属禁用。如何治疗糖尿病肾病,这种方法要慎重。
2.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症状多种多样,表现复杂。随着病情逐渐进入终末期,就会表现出如尿素氮升高所致的恶心、呕吐,明显的酸中毒,高血钾、高血容量性心衰等症状。用药物是无法消除的,必须进行透析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
3.胰岛素的应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表现较轻,如果能够给予经胰岛素强化治疗,肾病就有早期治愈的可能。对于饮食控制和(或)口服降糖药不能很好控制血糖者,应早用胰岛素治疗。但对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要注意,因进食不足及胰岛素灭活减退,很容易发生低血糖。
4.饮食治疗。针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适当的肾病饮食调养也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过量的蛋白质可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促进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对于尿素氮升高者蛋白质食入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6克,最好为动物蛋白质。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糖尿病肾病专题 http://www.fh21.com.cn/sbk/tnbsb/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