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腹泻

新生儿腹泻怎么推拿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治疗宝宝舌苔厚白的推拿手法?

宝宝舌苔厚白可通过推拿手法缓解,常用方法有清胃经、揉板门、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捏脊等。

1、清胃经:

位于拇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从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该手法能清热和胃,改善因积食或脾胃湿热导致的舌苔厚白,伴有口臭、食欲不振时尤为适用。

2、揉板门:

手掌大鱼际平面中点处,用拇指端按揉100-300次。此穴为脾胃之门,能消食化积,对乳食停滞引起的舌苔白厚、腹胀有调节作用。

3、运内八卦:

以掌心为圆心画圆推运100-200次。顺时针运能宽胸利膈、行滞消食,适用于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导致的舌苔厚腻伴嗳气。

4、推四横纹:

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来回直推各50-100次。此法可调中行气,化解痰湿停滞引起的舌苔白厚黏腻。

5、捏脊:

自尾骨端沿脊柱两侧捏提皮肤至大椎穴,重复3-5遍。能整体调节脾胃功能,增强运化能力,适合长期舌苔厚白的体质调理。

推拿时需保持室内温暖,使用婴儿按摩油润滑皮肤,手法轻柔匀速,每日1次连续3-5天。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可配合白萝卜煮水代茶饮辅助化痰。若舌苔持续不褪或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鹅口疮等病理因素。平时注意喂养器具消毒,避免过度喂养,适当增加宝宝俯卧时间促进消化。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宝宝感冒咳嗽流鼻涕推拿方法?

宝宝感冒咳嗽流鼻涕可通过推拿手法缓解症状,常用方法有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穴、清肺经、揉膻中穴。

1、开天门:

用双手拇指自宝宝两眉中间至前发际线交替直推,每次50-100次。该手法能疏风解表,缓解鼻塞流涕症状。操作时注意力度轻柔,以皮肤微红为度,适用于感冒初期打喷嚏、鼻塞明显的情况。

2、推坎宫:

双手拇指从宝宝眉头沿眉弓向眉梢分推,每次50-100次。此法可疏风散热,对感冒引起的头痛、目赤有效。推拿时可用少许婴儿润肤油润滑,避免摩擦皮肤,尤其适合伴有眼部分泌物增多的患儿。

3、揉太阳穴:

用拇指指腹按揉宝宝太阳穴,顺时针方向揉30-50次。该穴位能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症状。操作时力度需均匀柔和,可与推坎宫配合使用,对发热患儿效果更佳。

4、清肺经:

食指中指并拢,从宝宝无名指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每次100-300次。此法能宣肺止咳,适用于咳嗽痰多症状。推拿时注意观察宝宝反应,咳嗽剧烈时可增加操作次数,但需避开进食前后半小时。

5、揉膻中穴:

用中指指腹按揉宝宝两乳头连线中点处,顺时针揉50-100次。该手法能宽胸理气,改善咳嗽胸闷。操作时保持室内温暖,可配合拍背帮助痰液排出,但需避开刚喂奶时段。

推拿治疗期间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维持在24-26℃。适当增加温水摄入量,6个月以上婴儿可饮用苹果煮水或梨水。衣着宜选择纯棉透气材质,避免过度包裹。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可经常按摩宝宝足三里穴增强免疫力,哺乳期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儿童脾胃虚弱推拿多久有效果?

儿童脾胃虚弱推拿一般需要1-3个月见效,实际效果受推拿手法、体质差异、饮食配合、作息调整、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影响。

1、推拿手法:

专业的小儿推拿采用补脾经、摩腹、捏脊等特定手法,不同穴位组合与力度控制直接影响效果。规范操作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错误手法可能延误病情。

2、体质差异:

先天禀赋不足的儿童见效较慢,需配合饮食调理。体质敏感者推拿2周后可能出现食欲改善,但完全恢复需持续干预。

3、饮食配合:

推拿期间需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适量食用山药、小米等健脾食材。饮食控制不到位会延长疗程,理想状态下可缩短1/3恢复时间。

4、作息调整:

保证充足睡眠和规律作息能增强推拿效果。夜间脾胃经当令时段21-23点前入睡,有助于气血生化。

5、症状严重程度:

轻度厌食者可能4-6周见效,长期便溏、消瘦的患儿需3个月以上系统调理。伴随积滞症状时需先消食导滞再健脾。

推拿治疗期间建议每日固定时间操作,配合八珍糕等药膳辅助。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推拿,注意腹部保暖。若推拿2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持续呕吐、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日常可顺时针按摩中脘穴,饭后1小时进行捏脊疗法,坚持3个月以上可显著改善脾胃功能。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儿童感冒咳嗽推拿手法是什么?

儿童感冒咳嗽可通过推拿手法缓解症状,常用手法有清肺经、揉膻中、推坎宫、运内八卦、捏脊。

1、清肺经:

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用拇指指腹从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200-300次。该手法能宣肺清热,缓解咳嗽痰多症状,适用于风热型感冒伴咽喉肿痛的情况。操作时需保持力度均匀,皮肤可涂抹少量爽身粉防摩擦。

2、揉膻中:

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用中指指腹顺时针揉按100-150次。此手法宽胸理气,对胸闷气促、咳嗽喘息有改善作用。风寒型感冒出现呛咳时配合搓热手掌温敷效果更佳,注意避开饭后1小时内操作。

3、推坎宫:

坎宫指眉弓至发际线区域,双手拇指从眉心向两侧分推30-50次。该手法疏风解表,能减轻鼻塞头痛等感冒伴随症状。推拿时可配合开天门手法增强发汗解表效果,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

4、运内八卦:

以掌心为圆心画圆推运200次,范围不超过掌面。该手法调理脾胃气机,适用于感冒伴随食欲不振、痰多呕逆的情况。操作时可用茶油润滑,逆时针运法侧重消食化痰,顺时针侧重健脾益气。

5、捏脊:

沿脊柱两侧自下而上捏提皮肤3-5遍,重点刺激肺俞、脾俞等穴位。此法振奋阳气,对反复感冒咳嗽的儿童有预防保健作用。操作时以皮肤潮红为度,高热期间禁用,建议每日晨起空腹时进行。

推拿治疗期间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直吹冷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饮用雪梨百合羹或白萝卜蜂蜜水润肺止咳。保证充足睡眠,咳嗽剧烈时取半卧位缓解。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或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支气管炎等并发症。日常可通过按揉足三里、擦热背部等保健手法增强体质,减少感冒发作频率。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颈椎病采用针灸好还是推拿好?

颈椎病治疗选择针灸或推拿需根据病情特点决定,二者各有优势。针灸更适合急性疼痛和神经根压迫症状,推拿对肌肉紧张和关节功能紊乱效果更显著。

1、针灸优势: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效果显著。临床常用风池穴、肩井穴等颈部穴位,能快速缓解炎症反应。研究显示针灸可促进内啡肽释放,阻断疼痛信号传导,适合急性发作期每周治疗3-5次。

2、推拿特点:

推拿通过手法松解肌肉痉挛、调整小关节错位,对颈型颈椎病的颈肩僵硬、活动受限更有效。滚法、揉法等手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特别适合长期伏案导致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推拿需配合患者主动运动,一般10-15次为疗程。

3、病理适应差异:

脊髓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者慎用推拿,避免手法过重加重神经损伤。交感型颈椎病出现头晕心悸时,针灸远端取穴更安全。椎动脉型颈椎病推拿需严格避免旋转手法,建议优先选择针灸治疗。

4、联合应用:

临床常采用针灸推拿序贯疗法,先针灸镇痛后再行轻柔推拿。急性期以针灸为主,慢性期可增加推拿频次。研究证实联合治疗有效率比单一疗法提高20%,但需注意两次治疗间隔应超过4小时。

5、个体化选择:

年轻患者肌肉劳损为主推荐推拿,老年退变性病变优先针灸。疼痛视觉评分超过6分建议先针灸,活动度下降超过50%侧重推拿。治疗3次无效需重新评估方案,必要时配合影像学检查。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设备,每工作1小时做颈部伸展运动。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饮食多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粗粮、坚果,适度游泳和羽毛球锻炼可增强颈部肌肉力量。若出现上肢无力或行走不稳需立即就医,排除脊髓严重受压情况。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疟疾 牛皮癣 白内障 肉毒中毒 舌下囊肿 颈动脉体瘤 社交恐惧症 胃良性肿瘤 非器质性阴道痉挛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