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10周岁孩子还能训练专注力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腰肌劳损康复训练方法?

腰肌劳损康复训练可通过腰部肌肉拉伸、核心力量训练、姿势矫正、热敷理疗、适度运动等方式缓解症状,促进恢复。

1、腰部肌肉拉伸:腰肌劳损常因肌肉过度紧张或拉伤引起,通过拉伸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常见动作包括猫式伸展、仰卧抱膝拉伸等,每次保持15-30秒,重复3-5次。

2、核心力量训练:加强核心肌群力量有助于减轻腰部负担,预防劳损复发。推荐进行平板支撑、桥式运动等,每次训练持续20-30秒,逐渐增加时长和强度。

3、姿势矫正:不良姿势是腰肌劳损的常见诱因,日常生活中应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

4、热敷理疗: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腰部,温度控制在40-45℃,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

5、适度运动: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等有助于改善腰部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负重训练。每周进行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

腰肌劳损康复期间应避免久坐久站,注意腰部保暖,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类、新鲜蔬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度运动如瑜伽、太极等有助于增强腰部柔韧性和力量,促进康复。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内斜视自我矫正训练?

内斜视可通过眼部训练、视觉调节、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进行自我矫正。内斜视通常由眼肌功能异常、屈光不正、用眼过度等原因引起。

1、眼部训练:进行眼球运动训练,如左右移动、上下移动和画圈运动,每天坚持10-15分钟,有助于增强眼肌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使用手指引导眼球运动,逐步增加运动幅度和速度,促进眼肌功能的恢复。

2、视觉调节:进行远近交替注视训练,选择远处和近处的物体,交替注视并保持清晰,每次训练5-10分钟。使用视力训练卡片,进行聚焦和放松练习,帮助改善视觉调节能力,减少内斜视的发生。

3、生活习惯调整: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隔30分钟休息5-10分钟。调整工作环境的光线和屏幕亮度,减少眼睛疲劳,防止内斜视的加重。

4、眼肌放松:进行眼部按摩,轻轻按压眼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眼肌紧张。使用热敷法,将温热的毛巾敷在眼睛上,每次10-15分钟,帮助眼肌放松,改善内斜视症状。

5、视觉训练工具:使用视觉训练镜、棱镜等工具,进行专业的视觉训练,帮助矫正内斜视。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训练工具和方法,确保训练效果。

日常饮食中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和坚果,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适量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和慢跑,增强体质,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内斜视的自我矫正和预防。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伸舌训练能治打鼾吗有效果吗?

伸舌训练可以作为缓解打鼾的辅助方法,但效果因人而异,需结合其他治疗手段。打鼾的常见原因包括肥胖、鼻咽部结构异常、睡眠姿势不当等,伸舌训练通过增强舌肌力量,减少睡眠时舌根后坠,从而改善气道通畅度。伸舌训练的方法包括:1. 将舌头尽量伸出并保持5秒,重复10次;2. 将舌头向上抵住上颚,保持5秒,重复10次;3. 将舌头向左右两侧伸展,各保持5秒,重复10次。建议调整睡眠姿势,采用侧卧位,避免仰卧;控制体重,减少颈部脂肪堆积;使用鼻腔扩张器或抗鼾枕辅助改善通气。对于严重打鼾或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考虑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设备或手术治疗。伸舌训练作为辅助手段,需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效果,配合健康生活方式和医疗干预,才能更好地改善打鼾问题。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甲状腺手术体位训练达标率是多少?

甲状腺手术体位训练达标率因医院和患者个体差异而不同,通常在70%-90%之间。提高达标率的关键在于规范训练和患者配合,术前通过体位训练可以更好地适应手术要求,减少并发症风险。1. 体位训练的具体方法包括颈部后仰练习,每天进行2-3次,每次10-15分钟,逐步增加后仰角度;2. 使用枕头或特殊体位垫辅助,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颈部姿势;3. 配合深呼吸练习,增强颈部肌肉的耐力和柔韧性,减少手术中的不适感。4. 术前心理疏导也很重要,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训练依从性。5. 医护人员需定期评估训练效果,及时调整方案,确保患者达到手术体位要求。6. 对于特殊患者,如颈椎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性化训练,避免加重病情。通过系统化的体位训练和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患者可以更好地适应手术体位,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甲状腺手术体位训练达标率是衡量术前准备质量的重要指标,患者应积极配合训练,医护人员需提供科学指导,共同提升手术效果。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脚踝关节骨折术后如何康复训练?

脚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早期以消肿止痛为主,中期加强关节活动度,后期注重力量恢复和功能训练。术后1-2周内,患者应抬高患肢,进行冰敷和轻柔的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术后3-6周,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如踝关节屈伸、内外翻等,逐步增加活动范围,防止关节僵硬。术后6-12周,可进行主动关节活动,如提踵、踮脚尖等,同时加入抗阻训练,如弹力带拉伸、平衡板训练等,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术后12周后,可进行功能性训练,如慢跑、跳跃等,逐步恢复日常活动能力。康复过程中,需定期复查,根据恢复情况调整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训练导致二次损伤。坚持科学康复训练,脚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患者可重获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龋齿 矮小症 大便失禁 放线菌病 胆固醇肺炎 呼吸心跳骤停 食管失弛缓症 半侧颜面萎缩症 胎儿神经管缺陷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