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普通内科

吃雪莲花中毒怎么解毒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附片熬多久不会中毒?

附片一般需要煎煮30-60分钟以降低毒性,未经充分煎煮可能引发中毒。附片是乌头类中药的炮制品,其毒性主要来源于乌头碱类生物碱,通过高温水解可转化为毒性较低的次乌头碱和乌头原碱。

煎煮附片时需使用砂锅或陶瓷器具,水量需完全浸没药材并保持沸腾状态。煎煮过程中禁止中途加水,避免温度骤降影响毒性分解。煎煮时间不足可能导致乌头碱残留,出现口唇麻木、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

特殊情况下如附片炮制工艺不达标或药材质量异常,即使常规煎煮仍可能残留毒性。此类情况多见于自行采挖的野生乌头或非正规渠道购买的药材。临床使用建议配伍生姜、甘草等解毒药材,且单次用量不宜超过10克。

使用附片前应经专业中医师辨证,严格遵循医嘱控制用量和煎煮方法。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出现心悸、眩晕等不适立即停用并就医。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配制的中药汤剂,避免自行处理毒性药材。日常储存需置于儿童无法接触的干燥阴凉处,防止误食风险。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酮症酸中毒看什么指标?

酮症酸中毒主要看血糖、血酮体、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和尿酮体等指标。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需结合多项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建议患者立即就医。

1、血糖

血糖检测是诊断酮症酸中毒的基础指标,患者血糖水平通常超过16.7mmol/L。血糖升高会导致渗透性利尿,引发脱水症状。血糖监测可采用静脉血或指尖血检测,动态监测对治疗调整有重要指导意义。

2、血酮体

血酮体包括β-羟基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其中β-羟基丁酸占比最高。血酮体浓度超过3mmol/L具有诊断价值。血酮检测比尿酮更准确反映当前酮症程度,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关键指标。

3、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气分析可显示代谢性酸中毒特征,pH值通常低于7.3,碳酸氢根浓度低于15mmol/L。血气分析能准确评估酸中毒程度,对判断病情危重程度和指导补碱治疗有重要价值。

4、电解质

电解质紊乱是酮症酸中毒常见表现,需重点监测血钾、血钠和血氯水平。患者可能出现低钾血症、低钠血症或高氯血症,电解质监测对补液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5、尿酮体

尿酮体检测是筛查酮症酸中毒的简便方法,尿酮阳性提示存在酮症。但尿酮检测存在滞后性,不能反映实时酮症程度,需结合血酮检测综合判断。尿酮检测对院前筛查和病情监测仍有重要价值。

酮症酸中毒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上述指标。日常需注意规律监测血糖,避免擅自调整胰岛素用量。出现多饮多尿、恶心呕吐、呼吸深快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保持合理饮食结构,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适量运动有助于预防酮症酸中毒发生。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糖异常情况。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强心苷中毒怎么治疗?

强心苷中毒需立即停用药物并就医,治疗方法主要有洗胃、补钾、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注射地高辛抗体、血液净化等。强心苷中毒通常由药物过量、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恶心呕吐、视觉异常、心律失常等症状。

1、洗胃

早期发现口服强心苷中毒时可通过洗胃清除未吸收药物。使用温生理盐水或活性炭混悬液反复灌洗,减少胃肠道的药物残留。洗胃后需留置活性炭吸附残余毒素,同时密切监测心率变化。

2、补钾

低钾血症会加重强心苷毒性,需静脉补充氯化钾纠正电解质紊乱。补钾过程中需持续心电监护,避免血钾浓度过高导致传导阻滞。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补钾速度,防止高钾血症。

3、抗心律失常药

苯妥英钠可抑制强心苷诱发的心室异位节律,利多卡因适用于室性心动过速,阿托品用于缓解窦房结抑制。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电图变化,根据心律失常类型调整药物选择。

4、地高辛抗体

地高辛特异性抗体片段可中和游离强心苷,适用于重度中毒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抗体使用后需监测血清地高辛浓度反弹,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或低钾血症等并发症。

5、血液净化

血液灌流或血浆置换能清除血液中游离强心苷,适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危重病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考虑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需注意凝血功能监测和电解质平衡维护。

强心苷中毒患者恢复期应保持低盐饮食,限制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橙汁等摄入。日常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肾功能,避免同时使用利尿剂或钙剂。服药期间出现食欲减退、色觉异常等前驱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建议所有服用强心苷类药物者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给药剂量。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酮症酸中毒的原因?

酮症酸中毒可能由糖尿病控制不佳、长期饥饿、酗酒、严重感染、妊娠期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酮症酸中毒是体内酮体蓄积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需及时干预防止多器官功能损害。

1、糖尿病控制不佳

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时,机体无法利用葡萄糖供能,转而分解脂肪产生大量酮体。血糖超过16.7mmol/L时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典型表现为呼吸深快伴烂苹果味呼气。需立即静脉补液并使用胰岛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重组人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

2、长期饥饿

极端节食或消化道疾病导致长期热量摄入不足,肝脏通过分解脂肪产生酮体供能。当血酮浓度超过3mmol/L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酸中毒症状。需逐步恢复饮食并补充电解质,必要时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

3、酗酒

酒精抑制肝糖原分解并干扰糖异生,同时刺激脂肪分解产生酮体。慢性酒精中毒者易发生酒精性酮症酸中毒,特征为血糖正常但血酮升高。治疗需戒酒并补充维生素B1,避免诱发韦尼克脑病。

4、严重感染

脓毒症等感染状态下应激激素大量分泌,拮抗胰岛素作用并加速脂肪分解。感染相关酮症酸中毒常见于老年人,需同步控制感染源。抗生素选择需考虑肾功能状态,常用头孢曲松、莫西沙星等广谱药物。

5、妊娠期代谢异常

妊娠中晚期胎盘激素增加胰岛素抵抗,未控制的妊娠糖尿病易引发酮症酸中毒。需密切监测血糖并调整胰岛素用量,避免影响胎儿发育。妊娠期禁用口服降糖药,建议使用人胰岛素类似物控制血糖。

预防酮症酸中毒需规律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避免擅自停用胰岛素。出现多饮多尿、乏力等症状时及时检测尿酮体。日常保持均衡饮食,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不宜低于130克。急性发作期间应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步增加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所有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急性酒精中毒的处理?

急性酒精中毒需立即停止饮酒并采取侧卧位防止误吸,严重者需就医洗胃或静脉注射纳洛酮。处理方式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酒精代谢、纠正电解质紊乱、保护胃黏膜、监测生命体征。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患者置于稳定侧卧位,头部稍后仰避免舌根后坠。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必要时使用口咽通气道。若出现呼吸抑制或血氧饱和度下降,需立即给予氧气支持,严重者需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2、促进酒精代谢

静脉补充葡萄糖溶液可预防低血糖,同时给予维生素B1注射液预防韦尼克脑病。避免使用利尿剂强行催醒,可通过适量补液加速肾脏排泄。严重中毒者可遵医嘱使用纳洛酮注射液拮抗中枢抑制作用。

3、纠正电解质紊乱

监测血钾、血钠水平,及时补充平衡盐溶液。酒精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可能导致低钠血症,需根据化验结果调整补液方案。合并呕吐者需注意纠正代谢性碱中毒,必要时静脉补充氯化钾。

4、保护胃黏膜

口服铝碳酸镁咀嚼片或静脉注射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预防酒精性胃炎出血。避免盲目洗胃加重黏膜损伤,除非合并其他药物中毒且在1小时内摄入。呕吐严重者可肌注甲氧氯普胺止吐。

5、监测生命体征

每15分钟记录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意识状态。警惕迟发性低血糖或吸入性肺炎,深昏迷者需进行头颅CT排除外伤。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律失常,特别是合并基础心脏病患者。

急性酒精中毒恢复期应避免再次饮酒,24小时内禁食高脂饮食。建议卧床休息至完全清醒,起身时需有人陪同防止跌倒。后续可进行肝功能检查评估损伤程度,长期饮酒者需接受戒酒干预。日常需注意饮酒前摄入主食减缓酒精吸收,控制单次饮酒量不超过40克纯酒精。出现反复呕吐、意识模糊或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时须立即送医。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分娩 混合痔 睑外翻 脑脓肿 边缘性龈炎 非洲锥虫病 痉挛性斜颈 肾动静脉瘘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后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