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 性病科 > 艾滋病

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什么不同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无症状感染者肺部正常吗?

无症状感染者肺部通常是正常的,但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轻微炎症或影像学改变。

无症状感染者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但无发热、咳嗽等典型症状的人群。这类感染者肺部CT检查多数显示无实质性病变,肺泡结构和支气管树形态保持完整,部分可能出现散在的磨玻璃样阴影,但通常不伴随肺功能损伤。病毒载量较低时,肺部组织可能仅存在微观层面的细胞层面变化,临床影像学难以检出。

极少数情况下,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出现亚临床肺炎表现,CT可见局部间质增厚或微小实变灶,多见于高龄或存在基础肺部疾病者。这类改变多呈自限性,随病毒清除可逐渐吸收,但需定期复查胸部影像。病毒直接侵袭肺组织或引发过度免疫反应时,可能造成短暂性血氧饱和度下降,但鲜少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肺部并发症。

无症状感染者应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清除病毒。

颜克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多久?

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具体时间与病毒种类、个体免疫力等因素相关。

潜伏期指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不同病毒潜伏期差异较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潜伏期多为3-7天,部分德尔塔变异株感染者潜伏期可缩短至1-3天。流感病毒潜伏期通常为1-4天,腺病毒潜伏期约5-7天。免疫系统较强的人群可能出现更长潜伏期,而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潜伏期可能相对较短。潜伏期内病毒已具备传播能力,需做好隔离防护。

建议每日监测体温及健康状况,保持室内通风并避免聚集活动。

颜克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别人和我一样工作吃饭我为什么会有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可能与遗传因素、饮食不均衡、药物影响、胃肠功能紊乱、肾脏疾病等因素有关。低钾血症通常表现为肌无力、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钾剂、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存在遗传性低钾血症,如家族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这类患者因基因突变导致钾离子通道异常,容易在劳累后出现血钾下降。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监测血钾水平,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发作。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氯化钾缓释片或门冬氨酸钾镁片补钾,日常需减少高糖饮食摄入。

2、饮食不均衡

长期偏食、节食或消化吸收不良会导致钾摄入不足。钾主要存在于香蕉、菠菜、紫菜等食物中,每日钾需求量为2000-4000毫克。建议增加土豆、牛油果、橙子等富钾食物摄入,避免大量饮用咖啡或酒精饮料加速钾流失。合并呕吐腹泻时需及时口服补液盐Ⅲ预防电解质紊乱。

3、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利尿剂会促进钾排泄,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也可能导致低钾。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患者出现低钾时易诱发中毒反应。需定期复查电解质,必要时联合螺内酯片等保钾利尿剂,调整用药方案需严格遵循医嘱。

4、胃肠功能紊乱

慢性腹泻、肠梗阻或长期胃肠减压会导致消化液大量丢失,其中每升消化液含钾5-10毫摩尔。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还可能影响钾吸收。建议腹泻患者饮用含钾口服补液盐,严重呕吐者可短期使用枸橼酸钾颗粒,同时治疗原发胃肠疾病。

5、肾脏疾病

肾小管酸中毒、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肾脏病变会导致尿钾异常排出。这类患者多伴随多尿、代谢性碱中毒等症状。需完善尿钾检测和肾素-醛固酮测定,确诊后使用枸橼酸钾合剂纠正酸中毒,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可能需要螺内酯片治疗。

建议日常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新鲜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避免长时间高温作业或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出汗后及时补充含钾饮品。服用利尿剂或出现持续乏力、心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测电解质。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更需定期监测血钾,肾功能异常患者补钾需谨慎防止高钾血症。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正常人和抑郁人的区别?

正常人与抑郁症患者在情绪体验、认知模式、行为表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抑郁症患者通常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我否定等核心症状,而健康人群的情绪波动具有暂时性和可调节性。

1、情绪体验差异

健康人群的情绪波动多与生活事件相关,且能在短期内通过自我调节恢复。抑郁症患者会持续两周以上处于显著低落状态,可能无缘由出现绝望感,晨重夜轻的节律特征明显,常规娱乐活动难以改善情绪。

2、认知功能差异

正常人群面对挫折会产生适应性认知,而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三联征:对自我、世界和未来的消极评价。常伴随注意力下降、决策困难等执行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出现非真实感或记忆减退等感知异常。

3、行为动机差异

健康人群能保持规律的社会活动和兴趣爱好,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显著意志活动减退。表现为回避社交、工作能力下降、个人卫生忽视等,严重时可能出现木僵状态或激越行为等极端表现。

4、生理反应差异

正常人睡眠食欲受短期压力影响后可自行恢复,抑郁症患者多伴发持续性生物节律紊乱。典型表现为早醒失眠或过度睡眠,食欲激增或锐减,以及不明原因的躯体疼痛、消化紊乱等躯体化症状。

5、疾病风险差异

健康人群的心理困扰多不伴有生理病变风险,抑郁症可能诱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长期未干预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共病风险,部分患者存在自伤自杀等危险行为倾向。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有助于情绪调节。饮食注意补充富含色氨酸的豆制品、深海鱼等食物,限制精制糖摄入。社会支持方面建议维持适度人际交往,避免长期自我封闭。当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症状时,应及时至精神心理科就诊评估,专业治疗配合认知行为干预可获得较好预后。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艾滋病携带者和感染者的区别?

艾滋病携带者和感染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免疫系统受损程度以及传染性强弱。艾滋病携带者指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阳性但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的群体,感染者则已进入发病期并伴随免疫系统功能缺陷。

1、病毒复制状态:

携带者体内HIV病毒载量通常较低,病毒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感染者体内病毒大量复制,血液中可检测到高浓度病毒核酸。病毒复制活跃度差异与机体免疫细胞CD4+T淋巴细胞计数密切相关,当CD4+计数低于200个/微升时即定义为艾滋病发病期。

2、临床表现:

携带者可能长期无特异性症状,部分出现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感染者会出现典型机会性感染症状,如肺孢子菌肺炎、隐球菌脑膜炎等。临床分期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感染者已进入Ⅲ期或Ⅳ期病程。

3、免疫系统功能:

携带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多维持在500个/微升以上,免疫功能基本正常;感染者CD4+细胞显著下降,伴随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双重缺陷。免疫系统崩溃是区分两者的核心指标。

4、传染性差异:

携带者通过性接触或血液传播的风险较感染者低,但哺乳期妇女垂直传播风险仍存在;感染者精液、阴道分泌物中的病毒载量可达携带者的10-100倍,传染概率显著增高。

5、治疗干预时机:

携带者需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以延缓病程,常用方案包含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感染者需同时治疗机会性感染,并需终身服用抗病毒药物。早期治疗可使携带者预期寿命接近常人。

保持规律服药与定期CD4+检测是管理病情的核心措施。建议每日保证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避免生食可能含有寄生虫的食物。社交活动中无需过度恐慌,日常接触如共餐、握手不会传播病毒,但应严格避免无保护性行为及共用注射器。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热门标签

蓝痣 汞中毒 关节痛 鼠咬热 胆囊息肉 Rh血型不合 肺血吸虫病 急性鼻咽炎 慢性乳突炎 创伤性青光眼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