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主要症状和体征
发布于 2025/08/22 08:49
发布于 2025/08/22 08:49
气胸的主要症状包括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刺激性干咳,体征可见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叩诊呈鼓音、气管向健侧偏移。气胸可能由外伤、肺部疾病、自发性破裂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吸氧、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等措施。
气胸患者常出现单侧尖锐或刀割样胸痛,疼痛多位于患侧胸廓上部或肩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这种疼痛与脏层胸膜受牵拉有关,常见于自发性气胸或外伤性气胸。若胸痛持续加重伴随休克表现,需警惕张力性气胸可能。临床可配合胸部X线或CT检查确诊,轻度气胸可通过卧床休息观察,中重度需行胸腔穿刺减压。
呼吸困难程度与气胸量呈正相关,少量气胸可能仅活动后气促,大量气胸可出现静息状态下明显呼吸窘迫。这是由于肺组织受压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同时可能合并纵隔移位影响循环系统。患者常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口唇发绀,需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恢复肺复张。
约半数气胸患者会出现无痰刺激性咳嗽,系胸膜受刺激引发的反射性反应。咳嗽多为阵发性,平卧位可能加重症状。需注意与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鉴别,避免误用镇咳药物掩盖病情。对于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需排查肺大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病变,必要时考虑胸膜固定术预防复发。
体格检查可见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听诊呼吸音明显减低或消失,这与肺泡通气量减少有关。右侧气胸可能伴有肝浊音界下移,左侧气胸可出现心浊音界缩小。临床可通过对比双侧呼吸音差异初步判断气胸侧别,但需注意与胸腔积液鉴别,后者叩诊呈浊音而非鼓音。
中大量气胸会导致纵隔向健侧移位,表现为气管位置偏离中线。这是张力性气胸的特征性体征,可能伴随颈静脉怒张、血压下降等循环障碍表现,属于急危重症需立即处理。急救时可使用粗针头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排气,后续需放置胸腔引流管持续减压,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
气胸患者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动作。恢复期可进行缓慢深呼吸训练帮助肺复张,但三个月内禁止潜水、高空飞行等气压变化大的活动。日常需戒烟并预防呼吸道感染,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应定期复查肺功能。若出现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建议胸外科评估手术干预指征。饮食上保证足够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维持适度体重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