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预防三叉神经痛?
这位朋友你好:
怎样有效预防三叉神经痛
大家平常所说的三叉神经痛指的是面部单侧或双侧阵发性剧烈疼痛,极其痛苦又异常难治。专家介绍,此疼痛可由风吹、触摸等轻微刺激引起,也可自发。疼痛部位不同,程度和性质也不一样,ⅡⅢ支疼痛者较多,Ⅰ支发病的也有。有烧灼痛、有撕裂样、有锥刺痛、有电击样。有白天发作频繁的,有夜间疼痛加重的。该病剧烈疼痛使人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健康。由于病痛长期折磨,有的病人甚至产生轻生厌世的念头。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预防三叉神经痛呢?该怎样避免三叉神经痛发作呢?这些问题都是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非常关注的问题,避免三叉神经痛发作,主要有以下几点预防措施,请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注意:
(一)要避免紧张,因为患者越怕头痛,头反而会越来越痛。有少数患者因为情绪和心情上放不开,整天眉头紧锁,为可能要到来的头痛提心吊胆,结果是造成肝郁气滞,郁久化火,上扰脑窍,而导致疼痛发作。这是三叉神经痛预防中非常重要的手段。
(二)三叉神经痛预防是要保持摄取足够的营养。很多白领一族易患三叉神经痛,是由于吃素或不吃主食,盲目节食,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成分而引发疼痛。过量吃素或不吃主食,很可能还会加重三叉神经痛。
(三)神经是燃烧及消耗糖的组织,若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乳酸堆积侵入脑部,毒化中枢神经系统,使脑组织消耗氧的能力减弱,以至引起暂时性的痉挛。这也是三叉神经痛的预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最后专家提醒广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避免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关键还是要预防好,做好日常生活的调整,其次就是要及时进行正确有效的治疗。
欢迎访问飞华健康网神经科三叉神经痛专题:http://www.fh21.com.cn/sjk/scsjt/
分享
回答1
射频热凝温控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发展趋势
射频热凝温控技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是什么呢?我来介绍一下。
三叉神经痛专家指出一般的神经受损后很容易死亡,但三叉神经却是个例外,(http://www.fh21.com.cn/sjk/scsjt/)它是人体中生命力最顽强的神经组织,即便将其切断,几年后它又可能“复活”,可以说是个“杀不死”的神经。
在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上,对早期的患者一般采用口服药物止痛,长期使用这些西药后副作用很大,特别对肝功能的损伤非常明显,患者往往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血细胞指标,随着病情发展,药物止痛的效果会越来越差,最后不得不采取手术治疗。但是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对患者(多数为老年人)来说创伤较大,而且复发的频率也较高。
专家介绍,脑萎缩的患者如果患了三叉神经痛病情很严重,也不是很快就能治愈的。(http://www.fh21.com.cn/waike/nws/) 上述就是三叉神经痛的射频热凝温控治疗方法,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三叉神经痛 (http://www.fh21.com.cn/sjk/scsjt/)
分享
回答1
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并发因素有哪些啊??
这位朋友您好:
1、精神刺激:精神刺激是重要的三叉神经痛的诱发因素。有少数患者因为情绪和心情上放不开,整天眉头紧锁,为可能要到来的头痛提心吊胆,结果是造成肝郁气滞,郁久化火,上扰脑窍,而导致疼痛发作。
2、营养缺乏:有些患者,是由于吃素或不吃主食,盲目节食,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成分而引发疼痛。过量吃素或不吃主食,很可能还会加重三叉神经痛。这也是三叉神经痛的诱发因素之一。神经是燃烧及消耗糖的组织,若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乳酸堆积侵入脑部,毒化中枢神经系统,使脑组织消耗氧的能力减弱,以至引起暂时性的痉挛。
3、没有保护好疼痛触发点:约有一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在面部都有一个或多个特别敏感的触发点,稍不注意就会触动引发疼痛,并放射到全身。人们触发点的位置、大小各不相同,甚至小到一个点或一根胡须,大多分在嘴唇、鼻翼、脸颊、口角、舌头和眼睛等处。同时,气候变化也是三叉神经痛的易发因素,或被风吹着,或是乍热乍寒,都可使疼痛加剧。这也是主要的三叉神经痛的诱发因素。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三叉神经痛专题:http://www.fh21.com.cn/sjk/scsjt/
分享
回答1
我张嘴和吃东西太阳穴疼痛难忍,是怎么回事呀
问题分析:1、射频治疗。利用一根极其细的针穿刺到三叉神经根的位置,然后利用射频仪产生的高温度让神经变性坏死,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需要提醒患者:该方法有一定危险性,需要患者忍受剧痛,可能治疗后会产生并发症,比如轻度面瘫、颅内感染、带状疱疹、角膜炎症、感觉障碍等,所以患者要慎重选择。2、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治疗措施有什么?药物治疗是早期患者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也不错。不过,伴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也会产生抗药性,致使患者不得不加大剂量,才能起到止痛的效果。与此同时,药物的副作用就会显现出来,对患者的身体十分的不利。意见建议: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治疗措施就是几种,希望患者可以慎重的选择。另外,患者要坚持治疗,直到彻底治愈为止。最后,也建议三叉神经痛患者能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分享
回答3
左上的智齿是三叉神经的范围吗
智齿发生疼痛很有可能是因为细菌堆积在牙的周边造成的牙周炎症。也可能是智齿长的过程中破坏了邻近的牙齿造成的疼痛。牙疼有可能是三叉神经疼,区别在于牙齿炎症、慢性疼痛会持续一段时间,冷热刺激会加重;而三叉神经痛是闪电般的剧烈疼痛,每次疼痛仅有几秒。建议服用甲硝唑和VB6,消炎治疗,少吃辛辣油腻食物,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保证睡眠充足,等炎症消了,可以考虑拔除智齿。
分享
回答3
引发不同种类的三叉神经痛的原因有哪些??
这位朋友您好: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这种三叉神经痛的分类是指找不到确切的三叉神经痛引发的原因的三叉神经痛。可能是由于供应血管的硬化并压迫神经造成,三叉神经痛引发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脑膜增厚、神经通过的骨孔狭窄造成压迫引起疼痛。
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这种三叉神经痛的分类是指由于肿瘤压迫、炎症、血管畸形都是三叉神经痛引发的原因。此型有别于原发性的特点,疼痛常呈持续性,并可查出三叉神经邻近结构的病变体征。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三叉神经痛专题:http://www.fh21.com.cn/sjk/scsjt/
分享
回答1
三叉神经痛怎么跟类似的基本区分?
1.牙痛:三叉神经痛常误诊为牙痛,往往将健康牙齿拔除,甚至拔除全部牙齿仍无效,故应注意。牙病引起的疼痛为持续性疼痛,多局限于齿龈部,局部有牙痛及致病病变,X线及牙科检查可以确诊。
2.副鼻窦炎:如额窦炎、上颌窦炎等,为局限性持续性痛,可有发热、鼻塞、浓涕及局部压痛等。
3.青光眼:单侧青光眼急性发作误诊为三叉神经第1支痛,青光眼为持续性痛,不放射,可有呕吐,伴有球结合膜充血、前房变浅及眼压增高等。
4.颞颌关节炎:疼痛局限于颞颌关节腔,呈持续性,关节部位有压痛,关节运动障碍,疼痛与下颌动作关系密切,可行X线及专科检查协助诊断。
5.偏头痛:疼痛部位超出三叉神经范围,发作前多有视觉先兆,如视力模糊、暗点等,可伴呕吐。疼痛为持续性,时间长,往往半日至1-2日。
6.三叉神经炎:病史短,疼痛呈持续性,三叉神经分布区感觉过敏或减退,可伴有运动障碍,在受累的三叉神经分支有明显压痛。神经炎多在感冒或副鼻窦炎后等发病。
7.小脑脑桥角肿瘤:疼痛发作可与三叉神经痛相同或不典型,但多见于30岁以下青年人,多有三叉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并可逐渐产生小脑脑桥角其他症状和体征。以胆脂瘤多见,脑膜瘤、听神经鞘瘤次之,后两者有其他脑神经受累,共济失调及颅内压增高表现较明显。X线片、CT颅内扫描及MRI等可协助确诊。
8.肿瘤侵犯颅底:最常见为鼻咽癌,常伴有鼻衄、鼻塞,可侵犯多数脑神经,颈淋巴结肿大,作鼻咽部检查检查、活检、颅底X线检查,CT及MRI检查可确诊。
9.舌咽神经痛:易于三叉神经第3支痛相混,舌咽神经痛的部位不同,为软腭、扁桃体、咽舌壁、舌根及外耳道等处。疼痛由吞咽动作诱发。用1%潘妥卡因或可卡因等喷咽区后疼痛可消失。
10.三叉神经半月节区肿瘤:可见神经节细胞瘤,脊索瘤,麦氏窝脑膜瘤等,可有持续性疼痛,病人三叉神经感觉、运动障碍明显。颅底X线可能有骨质破坏等改变。
11.面部神经痛:多见于青年人,疼痛超出三叉神经范围,可延及耳后、头顶、枕颈,甚至肩部等。疼痛持续性,可达数小时,与动作无关,不怕触摸,可为双侧性疼痛,夜间可较重。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三叉神经痛专题:http://www.fh21.com.cn/sjk/scsjt/
分享
回答1
三叉神经痛头部经常似有虫行走感觉,怎么治疗?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和病理学至今还不清楚,所以,治疗的目的应是长期镇痛.镇痛的方法至今仍是多种多样.可大概分为无创和有创治疗方法.无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中医中药针灸疗法,理疗等.适用于病程短,疼痛较轻的患者.也可作为有创治疗方法的补充治疗.有创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疗法,注射疗法和射频热凝疗法。点击进入三叉神经痛专题:http://www.fh21.com.cn/sjk/scsjt/
分享
回答1
三叉神经痛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在治三叉神经痛过程中,首先要禁忌的就是硬果类食物。由于硬果需要用力咀嚼,所以经常会诱发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发生。因此在治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硬果类食物一定要避免。硬果类食物有:小核桃、栗子、松子、香榧子、炒花生以及炒蚕豆等。
2、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三叉神经痛患者对于生冷果品也要禁忌。因为生冷食物会诱发三叉神经冲动加强,从而引起三叉神经痛。因此在治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尽量要避免生冷食物的摄取,比如:冰激凌,棒冰,冰西瓜,冰镇饮料等等。
3、在治三叉神经痛过程中,辛辣食物也是三叉神经痛患者需要避免的。因为这些辛辣刺激食物也会刺激三叉神经,使其冲动加强,诱发三叉神经痛。辛辣食物包括:辣酱、大蒜、洋葱、京葱、生姜、芥末等等。所以说,治三叉神经痛的前前后后,一定要避免接触这些食物。
4、对于在治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而言,油腻食品科滋湿生痰,乘肝阳上扰头面,而使经脉闭阻,诱发三叉神经痛。所以,治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患者应当避免:肥猪肉、猪肉、牛油、油炸鸡鸭以及冰激凌等。
5、治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也要避免滋腻补品。因为三叉神经痛患者属痰湿、淤血者,应忌服滋腻补阴制品,比如熟地,麦门冬、天门冬、玉竹、沙参等。在进行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对于此类补品也要提高一定的警惕,以免诱发三叉神经痛。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三叉神经痛专题:http://www.fh21.com.cn/sjk/scsjt/
分享
回答1
三叉神经痛能吃药治好吗
三叉神经痛,服药仅能对症治疗,一般不会除根,必要时可去神经科是否可做局部封闭治疗。
分享
回答1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发病机制
有假说认为三叉神经痛的面部疼痛发作,是该神经的下行核,因接受的冲动流过多释放引起的。有两个支持此假说的证据:切断耳大神经或枕神经可缓解典型的三叉神经痛,或者静脉注射苯妥英钠(大仑丁)可中止三叉神经痛的发作。
日益增加的证据表明,病变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及其感觉神经根附近,可能与小血管畸形、岩骨部位的骨质畸形等因素导致对神经的机械性压迫、牵拉以及营养代谢障碍有关。
1.周围病原学说:
(1)局部刺激:在三叉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器官发生了炎性病灶(如副鼻窦炎、牙源性炎症等)或外伤性病灶的长期慢性刺激,致使神经发炎、纤维化,半月神经节中毒等的综合作用,使分布在三叉神经根上的滋养血管,发生功能障碍、痉挛,最后发生继发性缺血,导致感觉根脱髓鞘病变,而引起三叉神经痛。
早在1926年Harris就提出:此病主要由于牙源性病灶所致,1940年又进一步发现了因拔牙和牙齿脓毒病之后而发生三叉神经痛的例证。此后1952年Sagonaolaite曾经调查发现90%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均伴有口腔感染病灶。
国内刘道宽等也统计了292例,其中99% 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均伴有口腔感染灶存在。近几年来如1976年Rether、1979年Alexander、1980年Shaber及1981、1982年四川医学院均先后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上、下颌骨内发现了病变骨腔(jawbone cavity),当他们行颌骨病变性骨腔清除术后,患者的症状得以消除。
根据这一事实,1989年刘道宽等就提出颌骨病变性骨腔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有明显关系,认为局限性颌骨病变是发病的主要因素。
为证明在口腔局部病变的刺激可沿神经纤维向中枢发展而导致中枢功能紊乱和器质性改变而发病,1974年Black制作了三叉神经痛的试验模型。在实验中拔除猫的一侧全部上下颌牙髓,术后26周内,几乎所有(20只)受试的猫都表现出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反应。拔除牙髓后7~21天,所作的组织学检查证实,从三叉神经末梢至脑内核团发生了变性。并用记录神经放电生理方法测到三叉神经脊髓束核内有癫痫样的放电活动。
(2)局部压迫:三叉神经感觉根任何一段受到各种原因的压迫和(或)牵拉都可导致三叉神经痛。
①血管性压迫:继Cushing在20世纪初提出机械性压迫三叉神经可以引起疼痛的假说后,Dandy在1934年进一步报道了60%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是由于各种压迫引起的。并认为主要是血管性压迫,报道了其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小脑脑桥角部位的解剖和病理方面的异常所见,发现动脉襻压迫感觉根占30.7%,静脉压迫占14%,肿瘤压迫占5.6%。
Gardner和Miklos(1959)提出脑底动脉和小脑动脉的异常分支或颈骨岩角压迫神经根,是引起三叉神经疼痛的一个重要原因。
Kerr(1963)又提出一个柔和的永久跳动的动脉对三叉神经腹侧部的压迫,可能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原因,此种情况在老年人中较多。或神经本来已有原发退化,颈动脉搏动有促进作用。
Jennetta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即在三叉神经根与造成神经压迫的血管之间放置一块海绵结果使疼痛得以缓解。并且指出这类压迫三叉神经根而引起神经痛的血管多是扭曲、硬化的小动脉,并由于动脉硬化症的进展,有可能增加三叉神经痛发作的频率。1976年Jannetta又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将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良,而开展了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并相继报道了该术式对治疗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效果。
1978午Hardy和Rhoton经尸检5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发现29例三叉神经根与动脉襻接触占多数为58%。这些动脉以小脑上动脉占多数为87%。洛树栋、徐慧君等对正常脑标本脑底面的观察结果,发现三叉神经与脑底部动脉,特别是小脑上动脉或小脑前下动脉的接触率为35.48%~45%。洛树栋对小脑动脉与三叉神经根的位置关系的观察作了详细的记载。
几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基础和临床医学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而是引发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硬膜鞘、硬膜带或骨性压迫:此类压迫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其压迫的主要原因是因岩骨抬高,骨孔狭窄和岩上窦变异等原因而致三叉神经痛。
岩骨角的抬高多为先天性,一般右侧多于左侧。1937年Lee发现岩骨角可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并发现右侧明显高于左侧。半月节及后根受包裹它的硬膜鞘及岩上窦的压迫,在通过硬膜孔或翘起的岩骨脊处形成角扭曲,使后根受压引起三叉神经痛。
Malis(1976)描述前床突至岩骨尖有跨于三叉神经根上的纤维,岩骨上升时,可影响三叉神经根。但难以解释为何95%的病例第一支不受累。
Garder对13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和200个正常人的颅底测量,发现患者组中齿状突的位置,比同龄的对照组为高,颅底宽度亦比同龄对照组狭窄。检查了130例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两侧岩骨嵴高度,在岩骨嵴稍高的一侧,发病率高3倍。
学者们对神经受压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发现三叉神经无论干、节或根部受压,在受压的局部神经纤维均发生脱髓鞘改变。
③缺血学说:Woff(1948)曾试用血管扩张药烟酸200mg,5次/d,治疗10例,60%有明显效果。说明因血管扩张,可使三叉神经根缺血部分解除,解除神经的缺血性的刺激,终止了疼痛的发病。
三叉神经周围结构的反射性血管收缩也可能是引起发作性疼痛的原因。Karl(1945)等对有扳机点的7例病人给予组胺亚硝酸戊酯,10% CO2以及烟酸刺激扳机点时疼痛可减轻或不发作。安慰剂则无效。
Doering(1951)及Schaltem brand(1953)等人经调查发现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血管闭塞性疾病患者的三叉神经痛发病率高。
有人发现三叉神经痛的发病与年龄成正比例,多见于40岁以上者,且正因为年龄越大,越容易患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之故。刘道宽等手术治疗2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组中,年龄在50岁以上者占70.2%,其中多数伴有高血压和(或)动脉硬化。但多数学者认为缺血只是诱发三叉神经痛的辅助因素,而不能单独作为发病的主要原因。当三叉神经系统缺血,特别是半月节局灶性供血不足,可使该系统局部营养不良,从而降低了神经活力和局部的抵抗力,再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而导致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对此学说亦有持相反意见者。
2.中枢病因学说 有人从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特殊性质,骤发、骤停、持续时间短暂、有触发点等特点,而提出癫痫学说。
Bergouignan(1942)首先报道用苯妥英钠治疗该病有效,以及大家又用卡马西平亦取得明显效果,而此二药均为抗癫痫的良药。
Nashold(1966)还发现在疼痛发作时,在中脑处记录到局灶性癫痫放电。
1990年国内李立对13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者行EEG检查,异常者66例占45.1%,表现为:①散发性中至高电位尖波。②弥漫性中至高电位慢活动。③基本节律变慢。且在当射频治疗使疼痛消失后,原来异常的EEG的转阴率高达73.5%。
资料显示患者脑皮质的病理性质与癫痫样放电类似。为此,认为三叉神经痛属感觉性癫痫发作的一种特殊类型。
根据各学者们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研究,多数学者对中枢发病学说做出了科学性的评价,认为三叉神经脊束核、丘脑、大脑皮质等低、高级中枢,都可因周围的病损刺激及中枢本身的损害性刺激,细胞集聚的地方形成惰性病理兴奋灶,产生癫痫样三叉神经痛的发作。
3.变态反应学说 Hanes经过16年的研究,曾先后观察了18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89%的病例胃液分析无游离盐酸或少酸。此类患者采用口服盐酸,抗组胺脱敏疗法,使57%的患者疼痛完全消失,11.4%大部分消失。这种变态反应的原理尚未搞清,可能是因为过敏性体质的患者,由于胃酸缺乏而导致蛋白消化异常,组胺(histamine)和组胺样物质大量吸入血,随血循环达三叉神经而引起疼痛发作。
4.病毒感染学说 Knight(1954)观察到60%的三叉神经痛病人,术前伴有肉眼可见的单纯疱疹,病人先产生三叉神经痛,随之在相应三叉神经分支上出现疱疹。他认为在出现疱疹前病毒可能已进入中枢神经,引起过敏反应,在他观察的病人中对单纯疱疹的抗体滴度都较高,但无对照组对照,以后多年也未能进一步证实。Bariager(1973)在尸解患者的半月神经节中,发现有单纯疱疹病毒。但Rothman(1973)在526例患者的流行病调整中未发现口唇单纯疱疹感染和三叉神经痛之间存在联系,所以他认为单纯疱疹不是本病的病因。刘国伟等(2001)报道,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临床病理分析结论为,本病病因是带状疱疹病毒侵入三叉神经感觉根引起脱髓鞘所致。
5.家族遗传学说 有人报道,一个家庭兄弟姊妹7人,其中6人患有三叉神经痛,其中2人患双侧性疼痛。另有一个家庭中,母亲及6个孩子中的3个孩子患有三叉神经痛,其中2人为双侧性疼痛。从而认为三叉神经痛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但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与遗传因素关系不大与人类种族无关。
6.综合病因学说 上述各种学说均不能满意解释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以致Dott(1951)认为三叉神经痛的起因在脑干内,动作或触动扳机点可引起短的(Short Circuit)冲动在脑干内迅速叠加,从而引起剧烈疼痛发作。他设想在老年人,病变为血管性的,在青年人常为神经退化或病毒感染性引起疼痛。Kerr(1967)也认为中枢性及周围性两种因素同时存在,即病变部位于周围,而发病机制在中枢部。Fromn(1981)认为三叉神经痛多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易感的个体,当外周原因的疾病或刺激增加神经的兴奋,触发三叉神经发作性放射时就产生三叉神经痛。
实际上在三叉神经痛时,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都参与疼痛的产生与传递,三叉神经的任何部分长期受某种慢性病灶刺激后,可使其发出过度兴奋的病理性冲动,并不断地向上传至各级中枢,使这些中枢(三叉神经脊束核,丘脑和大脑皮质感觉区等)均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一旦不断传入低于痛阈的刺激和不断地累积,即可引起三叉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增强,而致疼痛发作。当某些非特异性刺激发出兴奋时,也可被这些过度兴奋性所吸引,而诱发出疼痛。也有人认为极度的兴奋后迅速自行转为暂时性抑制状态,而使疼痛暂时中断,这种现象与癫痫发作相类似。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三叉神经痛专题:http://www.fh21.com.cn/sjk/scsjt/
分享
回答1
三叉神经痛有好的中医疗法吗?
这种情况如果用药控制不理想时可以考虑作三叉神经手术。这是根治三叉神经痛的一种很好的办法。
分享
回答1
如何选择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痛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据国内流行病学统计,患病率可高达182.8/10万人。
当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有:开颅手术如半月神经节切断术、半月神经节后三叉神经感觉部分切断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等;有徒手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或注射甘油治疗;有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开颅手术因损伤性较大,有一定的危险性而较少应用。徒手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或注射甘油损伤少,治愈率高,比较容易为患者接受,但徒手穿刺盲目性较大,操作不当也会因损伤附近的血管、神经而造成一定的损害,甚至有死亡的报道。伽玛刀治疗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费用昂贵,总有效率在73.9%。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三叉神经痛专题:http://www.fh21.com.cn/sjk/scsjt/
分享
回答1
三叉神经痛能不能彻底治疗?
非常顽固,会伴随终生的,内科治疗有效的药物有得理多,实在难以忍受可以考虑手术切断三叉神经。
分享
回答1
三叉神经痛症状在生活中如何体现的呢
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我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希望对您的治疗有所帮助!
约60%患者疼痛发作时拌有同侧眼或双眼流泪及流口水。偶有面部表情肌出现不能控制的抽搐,称为“痛性抽搐”。有的皮肤发红、发热、约2.7%痛时拌有发凉,偶有剧痒者。半数以上患者于痛者按压或揉搓患部以减轻疼痛,偶有不停咀嚼或咂嘴以减痛者。
疼痛可由口、舌的运动或外来刺激引起,常有一“扳机点”,触之即痛,多在唇、鼻翼、眉及口腔内等处,因怕引起发作,病人常不洗脸,少饮食以致面部污秽,消瘦,严重者身体虚弱,卧床不起。
疼痛局限于一侧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以右侧及二、三支区多见,两侧疼痛者少见(0.6%-5.3%),多先后患病,同时疼痛者更少,多一侧轻一侧重。
专家介绍,脑萎缩的患者如果患了三叉神经痛病情很严重,也不是很快就能治愈的。http://www.fh21.com.cn/waike/nws/ 疼痛呈周期性发作,不痛期(几日至几年)渐短,逐渐严重影响进食及休息,以致痛不欲生,自愈者少见。
这些症状介绍,希望您能注意到这些,这对您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所帮助!
三叉神经痛 http://www.fh21.com.cn/sjk/scsjt/
分享
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