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晚期饮食和治疗
晚期胰腺癌已有转移,无手术可能,仅能化疗,据德国慕尼黑大学报告,用吉西他滨与铂类或氟尿嘧啶联合化疗,能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研究者认为,吉西他滨与铂类或氟尿嘧啶 联合化疗,对体质较好患者疗效较好,对体质较差者可能更适合接受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至于饮食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低脂饮食,尽可能加强营养。
分享
回答1
查CEA的值为113, 是否有肝转移?
你好:根据您所提供的情况,CEA是肿瘤标志物检查,数值明显增高多见于胰腺癌,肺癌,乳腺癌的患者,患者的树枝不是很好,建议结合临床症状,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诊。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肠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ca/
分享
回答1
结肠癌的根治性手术治疗有哪些呢?
这位患者您好:
(1)经腹腔结肠癌切除手术:适用于结肠癌下缘距肛门10cm以上,手术时尚能留下足够直肠在腹腔内与乙状结肠行对端吻合。此手术的损伤性小,且能保留原有肛门,较为理想。若癌肿体积较大,并已浸润周围组织,则不宜采用。
(2)拉下式结肠癌切除手术:适用于结肠癌下缘距肛门在7—10cm之间,已不宜采用经腹切除而又想尽量保留正常肛门时。此手术的特点是切除不彻底,仍以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为好。现用的保留肛括约肌结肠癌切除术有借吻合器进行吻合,经腹低位切除 经肛门外翻吻合,经腹游离经肛门拖出切除吻合,以及经腹经骶切除等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3)腹会阴联合结肠癌根治手术:适用于宜肠癌下缘距肛门7cm以内,手术时不能保留肛括约肌而需作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此手术切除彻底,治愈率高,但其切除范围应包括乙状结肠及其系膜、直肠、肛管、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组织和肛门周围皮肤、血管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或结肠左动脉分出处下方结扎切断,清扫相应的动脉旁淋巴结。
详情请登陆飞华健康网结肠癌频道: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分享
回答1
结肠癌晚期的患者,怎么才缓解痛苦
你好!结肠癌晚期最好选用有用的中药保存医治,中医中药长时间临床实践积累了许多十分有用的医治办法,主张你选用传统中药虫草、猪苓、明党参、桑寄生、青阳参、香菇、红豆蔻、桑白皮、杜仲、降香、茯苓、白术、八月札、知母、片姜黄、制南星、山萸肉、木瓜、仙茅、制半夏、补骨脂、独活、石菖蒲、仙鹤草、大蓟、山奈、枸杞子、薏苡仁、地榆、白前、丹皮、射干、当归、土鳖虫、青黛、肉桂、苦参、金精粉、葫芦巴、白癣皮、赤芍、山豆根、远志、泽泻、金银花、乌术粉、制鳖甲、连翘、紫草、桃仁、三七等合作医治,见效快,效果切当,许多患者运用后长时间存活。这些药物合作运用能在短期内缩小肿块、操控搬运分散、减轻痛苦、安稳病况、延长生计期,进步生计质量。这些传统中药合作运用可以有用操控癌细胞搬运分散,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到达按捺癌细胞成长的效果。
分享
回答1
结肠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这位患者您好:
结肠癌是消化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胃肠道肿瘤的第二位。好发部位为在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发病率最高的年龄在40-50 岁之间,约占60%。男女之比为2:1,病因尚未十分明确。大量资料证实,由于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少年和儿童极为少见,发生在小儿的结肠及直肠癌小于1%。但有些疾病如家族性息肉病,已被公认为癌前期病变;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病肉牙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
结肠癌(包括直肠癌)是大肠的腺癌,为肠道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尚未明确,但本病的发生与多脂肪少纤维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经常进食粗纤维性食物的人群,其结肠癌发病率远远比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蔬菜饮食者低。腺瘤状息肉、结肠血吸虫、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以及肠道中高浓度的甲基胆蒽(长期便秘引起)等亦与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大约40%的结肠癌分布于直肠及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其余分布于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及肝、脾曲等处。结肠癌绝大多数为腺癌,其余为粘液腺癌及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可呈息肉状、溃疡型等。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可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可向腹腔内种植或沿缝线、切口面扩散。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由腺瘤息肉癌发生变者,发病年龄较轻。
结肠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也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疾病。全身症状可出现贫血,消瘦,乏力等,晚期可出现恶病质,结肠癌以淋巴转移最为常见,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后期常于中医中药配合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详情请登陆飞华健康网结肠癌频道: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分享
回答1
结肠癌早期症状有哪些?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呢?
您好:
1.症状
(1)腹痛及消化道激惹症状: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及腹部不适,如腹部隐痛、右侧腹饱胀、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进食后症状常加重,有时伴有间歇性腹泻或便秘、易与右下腹常见的慢性阑尾炎、回盲部结核、回盲部节段性肠炎或淋巴肿瘤相混淆。结肠肝曲癌可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类似慢性胆囊炎。一般认为,右半结肠癌疼痛常反射至脐上部;左半结肠癌疼痛常反射至脐下部。如癌瘤穿透肠壁引起局部炎性粘连,或在慢性穿孔之后形成局部脓肿时,疼痛部位即为癌肿所在的部位。
(2)腹部肿块:一般形状不规则,质地较硬,表面呈结节状。横结肠和乙状结肠癌早期有一定的活动度及轻压痛。升、降结肠癌如已穿透肠壁与周围脏器粘连,慢性穿孔形成脓肿或穿破邻近脏器形成内瘘时,肿块多固定不动,边缘不清楚,压痛明显。
(3)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为癌肿坏死形成溃疡及继发感染的结果。因毒素刺激结肠产生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增加或减少,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排便前可有腹部绞痛,便后缓解。如癌肿位置较低或位于直肠,可有肛门坠痛、排便不畅或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粪便常不成形,混有黏液、脓血,有时含血量较大常被误诊为痢疾、肠炎、痔出血等。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肿瘤科结肠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分享
回答1
结肠癌患者的日常饮食应注意哪些?
结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和贮存食物的残渣,形成粪便,结肠粘膜的腺体能分泌浓稠的粘液,这种粘液呈碱性,可中和粪便的发酵产物。当结肠患有癌肿时,生理功能受到了破坏,排便功能以及全身情况都受到了影响,如腹泻、排便困难、全身消瘦等症状。如果饮食中仍不注意,吃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促癌食品,便会加重结肠癌的进展,使全身衰竭。患结肠癌时,一定要注意饮食。
实践证明,高脂肪膳食会促进肠道肿瘤的发生,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虽能 降低血脂、但有促癌发生的作用,胆固醇本身并不致癌,但与胆石酸同时反应,有促癌作用,说明胆石酸是促癌因素。结肠肿癌的病人,不要吃过多脂肪,脂肪总量占总热能30%以下,动、植物油比例要适当。也就是说,在一天的膳食中,包括食物本身的油脂量,加上烹调中用油,每日脂肪要在50克以下。有的朋友惧怕冠心病,控制动物脂肪很严格,经常以植物油为主,甚至不吃动物油,这样会造成体内过氧化物过多。因为植物油中碳链不稳定、易氧化、如
果适当的吃些动物脂肪,就会使碳链稳定,不易氧化、并减少体内自由基的形成,所以一定要科学吃饭,讲究油脂的合理配比。
膳食中应注意多吃些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等绿叶蔬菜,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粪便当中带走致癌及有毒物质。如果结肠癌向肠腔凸起,肠腔变窄时,就要控制膳食纤维的摄入,因为摄入过多的膳食纤维会造成肠梗阻。此时应给予易消化、细软的半流食品,如小米粥、浓藕粉汤,大米汤、粥、玉米面粥、蛋羹、豆腐脑等,这些食品能够减少对肠道的刺激,较顺利的通过肠腔、防止肠梗阻的发生。
结肠癌术后的病人,应同其他胃肠道手术的病人一样,要遵医嘱、给予饮食,吃饭的质量要以稀软开始到体内逐步适应后再增加其它饮食。应注意不要吃过多的油脂,要合理搭配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食物,每天都要有粮食、瘦肉、鱼、蛋、乳、各类蔬菜及豆制品,每一种的量不要过多。这样才能补充体内所需的各种营养。手术后初期不能正常进食时,应以静脉补液为主,可通过输液补充葡萄糖、氨基酸以及脂肪乳,但输入脂肪乳和氨基酸的速度不宜过快,输入过快后体内不会吸收,反而造成能量浪费,同时使体内产生不良反应。手术后注意加强护理和饮食营养,病人的体力会逐步恢复正常的、但更重要的是术后要坚持化学疗法。
结肠癌一日食谱举例(术后恢复期)
早餐:小米粥(小米50克),玉米面发糕(玉米面50克),拌圆白菜(圆白菜50克)
加餐:苹果1个(苹果200克)
午餐:包子(鸡蛋50克,白菜100克,芹菜100克,面粉100克),汤(西红柿50克,黄瓜50克,淀粉10克)
加餐:冲藕粉1小碗(藕粉30克,白糖10克),蔬菜饼干2片(面粉20克)
晚餐:大米粥50克(大米50克),馒头(面粉50克),拌豆腐(北豆腐100克),蒸蒜拌茄泥(茄子100克)
加餐:甜牛奶(鲜牛奶250克、白糖5克),蛋糕50克
全日烹调用油10克,盐6克。
结肠癌食疗方
(1)菱粥:带壳菱角20个,蜂蜜1匙,糯米适量。将菱角洗净捣碎,放瓦罐内加水先煮成半糊状。再放入适量糯米煮粥,粥熟时加蜂蜜调味服食。经常服食,具有益胃润肠作用。
(2)藕汁郁李仁蛋:郁李仁8克,鸡蛋1只,藕汁适量。将郁李仁与藕汁调匀,装入鸡蛋内,湿纸封口,蒸熟即可。每日2次,每次1剂,具有活血止血,凉血,大便有出血者可选用。
(3)瞿麦根汤:鲜瞿麦根60克或干根30克。先用米泔水洗净,加水适量煎成汤。每日1剂,具有清热利湿作用。
(4)茯苓蛋壳散:茯苓30克,鸡蛋壳9克。将茯苓和鸡蛋壳熔干研成末即成。每日2次,每次1剂,用开水送下,此药膳具有蔬肝理气,腹痛、腹胀明显者可选用,另外还可选用莱服粥。
(5)桑椹猪肉汤:桑椹50克,大枣10枚,猪瘦肉适量。桑椹加大枣,猪肉和盐适量一起熬汤至熟。经常服食,具有补中益气,下腹坠胀者可用此方。
(6)荷蒂汤:鲜荷蒂5个,如无鲜荷蒂可用干者替代,冰糖少许。先将荷蒂洗净,剪碎、加适量水,煎者1小时后取汤,加冰糖后即成。每日3次,具有清热,凉血,止血,大便出血不止者可用此膳。
(7)鱼腥草莲子汤:鱼腥草10克,莲子肉30克,以上药用水煎汤即成。每日2次,早晚服用,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里急后重者宜用。
(8)木瓜炖大肠:木瓜10克,肥猪大肠30cm。将木瓜装入洗净的大肠内,两头扎紧,炖至熟烂,即成。饮汤食肠,此膳具有清热和胃、行气止痛。
(9)水蛭海藻散:水蛭15克,海藻30克。将水蛭和海藻干研细末,分成10包即成。每日2包,用黄酒冲服,此膳具有逐淤破血、清热解毒的作用。
(10)菱薏藤汤:菱角10个,薏苡米12克,鲜紫苏12克。将紫苏撕成片,再与菱角、薏苡仁用
水煎汤即成。每日3克,具有清热解毒,健脾渗湿。
(11)肉桂芝麻煲猪大肠:肉桂50克,黑芝麻60克,猪大肠约30厘米。猪大肠洗净后将肉桂和芝麻装入大肠内,两头扎紧,加清水适量煮熟,去肉桂和黑芝麻,调味后即成。饮汤吃肠,此膳外提中气,下腹坠胀,大便频者可选用。
分享
回答1
结肠癌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结肠癌的确切发病原因和机理,同其它肿瘤一样,仍然不完全清楚。
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增加结肠中胆汁酸与中性固醇的浓度,并改变大肠菌群的组成。胆汁酸经细菌作用可生成3-甲基胆蒽等致癌物质,固醇环也可经细菌作用被芳香化而形成致癌物质。食物纤维包括纤维素、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吸收水分,增加粪便量,稀释肠内残留物浓度,能够缩短粪便通过大肠的时间而减少致癌物质与肠粘膜接触的时间,若膳食纤维不足时,已是结肠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慢性大肠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的肠癌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炎症的增生性病变的发展过程中,常可形成息肉,进一步发展为肠癌;克隆氏(Crohn)病时,有结肠、直肠受累者可引起癌变。
血吸虫流行区和非流行区的结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明显区别,过去认为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因肠壁血吸虫卵沉积与毒素刺激,导致大肠粘膜慢性溃疡,炎性息肉等,进而引起癌变。
据一般资料统计,有结肠息肉的患者,结肠癌发病率是无结肠息肉患者的5倍。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
近几年来,有报告结肠癌阳性家族者,其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四倍,说明遗传因素可能参与结肠癌的发病。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结肠癌题: 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分享
回答1
结肠癌的临床症状表现一般是怎样的呢?
这位患者您好:
右半结肠因肠腔较大,癌多为向肠腔内突出的菜花型癌,故除非已晚期,通常少有肠梗阻现象。但该处癌易溃烂出血,且常有继发感染和毒素的慢性吸收,因而腹部不适、疼痛,局部出现肿块(约占10 %),便中带血(约占80%)、潜血试验阳性,贫血及恶病质,常为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主要表现。 右半结肠肠腔较小、肠内容为固体或半固体的大便,再加该部的癌肿多为缩窄型、易引起肠腔的环状浸润,故临床上常表现出急性或慢性肠梗阻;由于癌体较小,既少溃疡出血,也无毒素吸收,因此贫血、消瘦、恶病质等现象少见,肿块也不易扪及;但因癌肿位置较低,可有里急后重感,约1/4患者大便中带粘液和鲜血。
详情请登陆飞华健康网结肠癌频道: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分享
回答1
淋巴癌综合病征
气短是什么病的前兆?考虑有以下几种: 第1种,可能会出现哮喘、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 第2种,可能会出现心脏疾病。 第3种,可能是睡眠不足,情绪紧张不稳定导致的。 第4种,可能会出现呼吸道的感染、心肌供血不足等症状。可以服用消炎药,如阿莫西林或鲜竹沥口服液。 第5种,可能会出现气血虚弱的症状,平时要多吃一些红枣、枸杞、阿胶。
分享
回答2
瘦的人是不是易患结肠癌啊?
您好:
一项针对新加坡华族的研究显示,过瘦人群与过胖人群一样,患结肠癌的风险均比较高。研究人员根据身高体重指数(BMI)区分研究对象。他们发现,身高体重指数低于18.5的过瘦人群,患结肠癌的风险比身高体重指数在21.5至24.4之间的“理想体重”人群高33%,而身高体重指数高于27.4的过胖人群则比“理想体重”群体高46%。
研究人员解释,过瘦人群患结肠癌的风险较高,可能与一种叫做“DNA氧化应激损伤”的轻微炎症有关,这种炎症破坏患者的免疫系统,让癌细胞得以增殖。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结肠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分享
回答1
癌症病人脸黄
您自述患者当初检查发现结肠癌的疾病,已经进行了相关治疗,现在主要是面部发黄的情况,对于你所说的面黄来说,可以考虑再进行肝功能的检查,重点看一下转氨酶和胆红素指标的情况,看看是不是胆红素中超标导致的黄疸表现,然后再根据肝功检查的结果,为下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做准备了。
分享
回答1
结肠癌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呢?
这位患者您好:
一般认为高脂肪食谱和纤维素不足是主要发病原因。研究显示,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增加结 肠中胆汁酸与中性固醇的浓度,并改变大肠菌群的组成。胆汁酸经细菌作用可生成3-甲基胆蒽等致癌物质,固醇环 也可经细菌作用被芳香化而形成致癌物质。食物纤维包括纤维素、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吸收水分,增加粪便量,稀 释肠内残留物浓度,能够缩短粪便通过大肠的时间而减少致癌物质与肠粘膜接触的时间,若膳食纤维不足时,已是结肠癌 的发病因素之一。
慢性大肠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的肠癌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炎症的增生性病变的发展过程 中,常可形成息肉,进一步发展为肠癌;克隆氏(Crohn)病时,有结肠、直肠受累者可引起癌变。血吸虫流行区和非流行区的结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明显区别,过去认为慢性血吸虫病患者 ,因肠壁血吸虫卵沉积与毒素刺激,导致大肠粘膜慢性溃疡,炎性息肉等,进而引起癌变。 这个观点一直在争论, 据浙江省嘉善县血吸虫病日渐控制,新发病例明显减少,晚期病人趋于消失,而结肠癌的发病率仍很高。
据一般资料统计,有结肠息肉的患者,结肠癌发病率是无结肠息肉患者的5倍。家族性多发 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
详情请登陆飞华健康网结肠癌频道:http://www.fh21.com.cn/zhongliu/jca/
分享
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