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激素水平的变化主要由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孕激素四种激素协同调控,呈现周期性波动。
1、促卵泡激素:月经初期水平升高促进卵泡发育,排卵前达峰值后下降,黄体期维持低水平。卵泡发育不良时可使用尿促性素、重组促卵泡激素等药物。
2、黄体生成素:排卵前出现陡峭峰值诱发排卵,黄体期分泌维持黄体功能。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LH/FSH比值异常,需用二甲双胍调节。
3、雌激素:卵泡期由发育卵泡分泌持续上升,排卵前达高峰促进子宫内膜增生,黄体期先降后升。绝经期雌激素缺乏可补充戊酸雌二醇。
4、孕激素:排卵后由黄体大量分泌使子宫内膜转化,未受孕时黄体萎缩导致水平骤降引发月经。黄体功能不足可补充黄体酮胶囊。
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过度节食影响激素分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