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控治疗后是否需要继续服药需根据病情决定,多数患者需维持用药,少数患者可逐步减药。神经调控主要用于辅助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仍是控制症状的核心手段。
神经调控技术通过电刺激或磁场调节神经活动,但无法完全替代药物对神经递质或病理环节的干预。癫痫患者接受迷走神经刺激术后仍需服用卡马西平片、丙戊酸钠缓释片等抗癫痫药物以防止发作。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左旋多巴片、普拉克索片等药物仍需长期使用以维持多巴胺水平。部分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经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后,舍曲林片、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等抗抑郁药也需持续服用。
少数病情稳定且调控效果显著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少药物剂量。例如部分肌张力障碍患者经脑深部电刺激术后,巴氯芬片用量可能递减;药物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经颅磁刺激治疗后,氟西汀胶囊剂量或可调整。但减药过程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症状复发或撤药反应。
建议定期复查脑电图、运动功能评估等检查,由医生根据症状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期间避免擅自停药,注意记录发作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绿叶蔬菜,有助于神经功能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