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可通过均衡膳食、增加优质蛋白摄入、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控制高糖高脂食物、规律进餐等方式保证营养。生长发育期对能量和营养素需求较高,需注重食物多样性与营养密度。
1、均衡膳食每日应摄入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坚果等四类食物,其中谷类为主食提供碳水化合物,建议选择全谷物和杂豆占三分之一。深色蔬菜占每日蔬菜总量一半以上,不同颜色蔬果搭配可获取多种植物化学物质。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有助于营养互补。
2、优质蛋白补充每天保证300-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鸡蛋1个,畜禽肉40-75克,鱼虾类40-75克。蛋白质应优先选择鱼类、禽类、大豆及其制品等低脂来源,红肉每周不超过500克。乳糖不耐受者可选用低乳糖奶或酸奶替代。
3、关键营养素强化重点补充钙、铁、锌及维生素A、D等生长发育关键营养素。每日钙需求达1000-1200毫克,可通过奶酪、豆腐干、芝麻酱等补充。动物肝脏每周1-2次可预防缺铁性贫血,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促进铁吸收。海产品、坚果能提供足量锌元素。
4、限制不健康饮食减少含糖饮料、油炸食品、糕点等高能量低营养密度食物,每日添加糖不超过50克。避免长期食用腌制、熏烤食品,限制钠盐摄入在5克以内。零食选择原味坚果、无糖酸奶、新鲜水果等替代加工食品。
5、建立饮食规律保证每日早餐营养充足,包含谷类、奶类、蛋类等食物。两餐间隔4-6小时,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运动后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培养细嚼慢咽习惯,进餐时减少电子设备干扰。
青少年需保持每日60分钟以上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结合营养摄入促进骨骼发育。家长应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增长曲线,出现偏食或营养缺乏症状时及时咨询临床营养师。学校与家庭共同营造健康饮食环境,避免将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手段,通过参与食物制备过程提升青少年营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