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冬春季节高发。
1、发热流感患者通常会出现突然发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持续3-5天。发热可能伴随寒战、头痛等症状。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会激活免疫系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从而出现发热反应。发热期间应注意多喝水,保持充足休息,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退热药物。
2、咳嗽流感患者常出现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的咳嗽,咳嗽可能持续1-2周。流感病毒主要侵犯呼吸道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咳嗽反射增强。咳嗽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右美沙芬糖浆或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等镇咳药物,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缓解症状。
3、咽痛流感患者常感到咽喉部疼痛、灼热感,吞咽时加重。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流感病毒直接侵袭咽部黏膜,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可遵医嘱使用西瓜霜含片或复方硼砂含漱液缓解症状,同时建议多饮温水,避免刺激性食物。
4、肌肉酸痛流感患者常出现全身肌肉酸痛,以背部、四肢明显,严重者甚至影响日常活动。这是由于流感病毒血症导致炎症介质释放,刺激肌肉组织所致。适当休息、热敷可缓解症状,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
5、乏力流感患者普遍感到明显乏力、精神不振,可持续1-2周。流感病毒代谢产物及炎症因子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疲劳感。恢复期应保证充足睡眠,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避免剧烈运动,逐步恢复体力。
流感患者应注意隔离休息,保持室内通风,多饮水,进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在流感季节注意个人防护,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