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患有老年抑郁症可通过情绪持续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食欲改变、认知功能下降等表现判断。老年抑郁症可能与遗传因素、脑血管病变、慢性疾病、社会角色转变、长期孤独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专业心理评估确诊。
1、情绪持续低落老年抑郁症患者常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表现为无故悲伤、哭泣或情感麻木,部分患者会反复提及死亡话题。这与脑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有关,可能伴随胸闷、心悸等躯体不适。临床常用盐酸舍曲林片、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等药物调节神经递质,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家属需注意避免否定患者情绪,鼓励参与社交活动。
2、兴趣减退患者对既往爱好显著丧失兴趣,拒绝参与家庭聚会或社区活动,甚至放弃个人卫生护理。这种表现常与额叶皮层功能退化相关,可能伴有记忆力减退症状。治疗上可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改善脑代谢,联合音乐疗法或园艺疗法刺激多巴胺分泌。建议家属定期陪同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
3、睡眠障碍特征性表现为早醒且难以再次入睡,或出现昼夜节律颠倒,部分患者伴随夜间烦躁不安。这与松果体褪黑素分泌异常有关,可能诱发血压波动。临床使用阿戈美拉汀片调节睡眠周期,配合光照疗法。需保持卧室环境安静,避免睡前饮用茶饮。
4、食欲改变多数患者出现食欲下降伴体重减轻,少数表现为暴饮暴食。胃肠功能紊乱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激活相关,常伴随便秘或腹泻。治疗可选用米氮平片改善消化功能,配合少量多餐饮食模式。家属应定期监测体重变化。
5、认知功能下降表现为注意力分散、决策困难等症状,易与痴呆混淆。前额叶血流量减少是主要病理基础,可能合并语言流畅度下降。使用盐酸多奈哌齐片改善脑循环,辅以记忆训练游戏。建议减少环境干扰因素,使用便签辅助记忆。
老年抑郁症的日常护理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30分钟日光照射,适量补充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鼓励参与广场舞等群体活动,避免长时间独处。家属应定期陪同复诊,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注意居家环境防滑措施。若出现自杀倾向需立即联系精神科医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