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脱肛出血可能由长期便秘、分娩损伤、直肠脱垂、痔疮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手法复位、药物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治疗。
1、长期便秘排便用力过度导致直肠黏膜下移,表现为排便后肛门肿物突出伴少量鲜血。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
2、分娩损伤产程中盆底肌撕裂可能引发直肠前壁膨出,伴随排便不净感。可进行凯格尔运动锻炼,严重时需盆底重建手术。
3、直肠脱垂直肠全层脱出肛门形成环形肿物,可能与盆底松弛有关,常出现黏液血便。轻症可口服地奥司明片,重症需经腹直肠固定术。
4、痔疮痔核脱出伴血管破裂出血,多与静脉回流障碍相关。可外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口服迈之灵片,顽固性痔疮需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日常避免久蹲久坐,便后温水坐浴,若脱出物无法回纳或出血量较大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