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下垂感可能由盆底肌松弛、慢性盆腔炎、子宫脱垂、盆腔肿瘤等原因引起,早期表现为下腹坠胀,进展期可能出现排尿异常或性交疼痛,终末期可伴随脏器脱垂。
1、盆底肌松弛妊娠分娩或长期腹压增高导致盆底支持结构薄弱,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严重者需生物反馈治疗。
2、慢性盆腔炎生殖道感染反复发作引发盆腔粘连,通常伴随腰骶酸痛和白带异常,需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多西环素等药物。
3、子宫脱垂绝经后雌激素下降或产伤导致子宫位置下移,可能出现阴道肿物脱出,轻症用子宫托,重度需行骶棘韧带固定术。
4、盆腔肿瘤卵巢囊肿或子宫肌瘤压迫产生坠胀感,可能伴不规则出血,需超声检查后行肿瘤剔除或全子宫切除术。
日常避免提重物及长期站立,适度进行盆底肌训练,出现持续坠胀或排尿排便异常应及时就诊妇科或盆底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