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感染、出血、血栓形成、脏器损伤、麻醉相关风险等。剖腹产是产科常见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与个体差异、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
1、感染剖腹产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感染、子宫内膜炎或泌尿系统感染。切口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或脓性分泌物,子宫内膜炎常伴随发热、恶露异常。感染可能与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术后护理不当有关。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甲硝唑片等药物控制感染,严重时需清创处理。
2、出血术中术后可能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出血,或胎盘剥离面血管出血。大量失血可能引起休克,需及时使用缩宫素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必要时进行输血或手术止血。贫血患者术后需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
3、血栓形成孕期血液高凝状态加上术后卧床可能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单侧下肢肿胀疼痛,严重时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预防措施包括术后早期活动、穿戴弹力袜,高危患者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治疗。
4、脏器损伤手术操作可能意外损伤膀胱、输尿管或肠道。膀胱损伤表现为血尿或尿漏,需留置导尿管或手术修补。肠道损伤可能导致腹膜炎,需禁食胃肠减压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广谱抗生素。
5、麻醉风险椎管内麻醉可能引起低血压、头痛或神经损伤,全身麻醉存在误吸、呼吸抑制等风险。麻醉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头痛严重者可考虑硬膜外血贴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麻醉药物过敏反应。
剖腹产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遵医嘱按时换药。饮食上逐步从流质过渡到普食,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促进伤口愈合。术后6周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按时复查评估恢复情况。出现发热、异常出血、切口渗液等表现需及时就医。哺乳期用药需咨询医生,避免影响新生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