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病毒复制活跃度、肝功能损伤程度及肝脏纤维化进展,通常当出现持续肝功能异常、显著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时需启动抗病毒治疗。
1、病毒活跃期:乙肝病毒DNA载量超过一定数值且伴随ALT升高,提示病毒复制活跃,需考虑抗病毒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
2、肝功能异常:转氨酶持续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或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异常,表明肝细胞受损,需药物干预。此时可能联合使用甘草酸制剂等保肝药物。
3、纤维化进展:肝脏弹性检测或病理检查显示显著肝纤维化时,无论肝功能是否异常均应治疗。抗纤维化可选用扶正化瘀胶囊等中成药辅助。
4、肝硬化阶段:确诊代偿期或失代偿期肝硬化必须立即治疗,需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并监测并发症。必要时需进行肝移植评估。
乙肝患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毒载量及影像学检查,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保持优质蛋白饮食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