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纤维化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抗生素及营养支持药物等综合治疗。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终末期表现,药物治疗需针对病因及并发症管理。
1、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胶囊和安络化纤丸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延缓纤维化进程。这类药物适用于早期肝硬化患者,需长期服用,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或皮肤光敏。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与强效肝药酶诱导剂联用。
2、利尿剂呋塞米片联合螺内酯片能缓解腹水和下肢水肿。使用时需严格监测电解质,防止低钾血症和肾功能损伤。每日体重变化不宜超过0.5公斤,出现意识模糊需立即就诊。顽固性腹水可能需要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
3、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片和卡维地洛片用于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用药需从最小剂量开始,心率低于55次/分应减量。禁用于哮喘、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突发呕血需紧急内镜下止血。
4、抗生素诺氟沙星胶囊和利福昔明片用于预防自发性腹膜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者需短期预防性使用,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出现发热、腹痛或意识障碍提示感染加重,需升级抗生素治疗。
5、营养支持药物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和乳果糖口服溶液可纠正营养不良和肝性脑病。支链氨基酸制剂需静脉输注,乳果糖应调整至每日2-3次软便。严重低蛋白血症需补充人血白蛋白,同时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
肝硬化患者需严格戒酒并控制每日钠盐摄入在2克以内,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优质蛋白。每周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肝毒性药物。出现呕血、定向力障碍或持续高热应立即急诊处理,终末期患者需评估肝移植指征。日常应接种乙肝疫苗、肺炎疫苗等预防感染,睡眠时抬高床头减少食管反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