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伤口发炎可通过局部消毒、抗生素治疗、伤口清创、调整敷料更换频率等方式处理。伤口发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异物残留、免疫力低下、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使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减少表面细菌负荷。每日消毒1-2次,避免酒精等刺激性液体接触创面。
2、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关,表现为红肿热痛或脓性分泌物。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
3、伤口清创存在坏死组织或异物残留时需手术清创,促进健康肉芽组织生长。清创后需配合负压引流或生物敷料覆盖。
4、调整敷料根据渗出液量选择水胶体敷料或泡沫敷料,保持适度湿润环境。敷料污染或浸湿后需立即更换。
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抓挠或剧烈活动。出现发热、渗液增多等情况应及时复查,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