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会出现骨痛症状,常见于脊柱、肋骨、骨盆等部位,疼痛程度从轻度隐痛到剧烈持续性疼痛不等,可能伴随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等症状。
1、溶骨性破坏肿瘤细胞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质溶解,可能与细胞因子分泌异常、骨髓微环境改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夜间痛、负重痛。可遵医嘱使用唑来膦酸、帕米膦酸二钠、伊班膦酸等双膦酸盐类药物。
2、病理性骨折骨质破坏导致承重骨机械强度下降,可能与椎体压缩、长骨皮质缺损等因素有关,常突发锐痛伴活动受限。需采用椎体成形术或髓内钉固定,配合镇痛药如吗啡、羟考酮、曲马多。
3、神经压迫椎体塌陷或浆细胞瘤压迫神经根,可能与肿瘤浸润硬膜外腔、椎间孔狭窄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放射性疼痛或感觉异常。需放疗联合地塞米松、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靶向治疗。
4、高钙血症骨质溶解释放大量钙离子,可能与肾功能受损、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分泌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弥漫性骨痛伴嗜睡。需水化利尿联合降钙素、地诺单抗或唑来膦酸治疗。
建议患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骨折,每日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疼痛加重时及时复查血清蛋白电泳和骨骼X线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