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类药物可能引发躁狂,常见于抗抑郁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及中枢兴奋剂等药物。药物诱发躁狂的机制主要与神经递质失衡、个体易感性、基础疾病及药物相互作用有关。
1. 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舍曲林可能通过提升5-羟色胺水平触发躁狂,双相障碍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情绪变化。
2. 多巴胺激动剂左旋多巴、普拉克索等药物直接激活多巴胺系统,帕金森病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情感高涨、冲动行为等躁狂样表现。
3.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药物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影响边缘系统功能,诱发情绪不稳定,原有情感障碍病史者风险显著增加。
4. 中枢兴奋剂哌甲酯、莫达非尼等药物通过调节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能系统,可能引起过度兴奋状态,儿童ADHD患者用药需谨慎评估。
出现躁狂症状时应立即复诊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自行停药引发戒断反应,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并记录情绪变化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