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荨麻疹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免疫调节治疗、光疗等方式治疗。接触性荨麻疹通常由皮肤直接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引起,表现为局部红肿、瘙痒等症状。
1、避免接触过敏原明确并远离诱发因素是治疗的核心措施。常见过敏原包括化妆品、金属饰品、植物汁液、清洁剂等。建议记录接触物品与症状发作的关系,必要时进行斑贴试验确诊。日常生活中应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温和洗护产品,穿戴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2、外用药物急性期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缓解炎症反应。非激素类药如氧化锌软膏、炉甘石洗剂有助于收敛止痒。皮肤破损时需配合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所有外用药均需避开眼周及黏膜部位。
3、口服抗组胺药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能有效抑制组胺释放,缓解瘙痒和风团。严重者可联用第一代药物如扑尔敏增强效果,但需注意嗜睡副作用。慢性患者需遵医嘱规律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4、免疫调节治疗反复发作或常规治疗无效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对IgE介导的顽固性病例有效。此类治疗需严格监测肝肾功能,孕妇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禁用。
5、光疗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适用于慢性接触性荨麻疹,通过调节皮肤免疫反应减轻症状。治疗需每周进行数次,累积一定剂量方见效。光敏体质、红斑狼疮患者及儿童慎用,治疗期间需加强皮肤保湿防晒。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水温控制在37℃以下。发作期可冷敷患处减轻瘙痒,忌抓挠以防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暂避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建议穿着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新购衣物先洗涤后再穿。如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长期反复发作者应完善过敏原筛查,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