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节区缺血灶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基底节区缺血灶通常由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高脂血症等原因引起。
1、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是改善基底节区缺血灶的重要措施,建议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重血管损伤,酒精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不超过20克。
2、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100毫克,氯吡格雷片每日75毫克,可预防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日20毫克,瑞舒伐他汀钙片每日10毫克,可降低血脂,稳定斑块。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每日5毫克,厄贝沙坦片每日150毫克,可控制血压。
3、康复训练: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走直线,可提高平衡能力,预防跌倒。进行认知训练如记忆游戏、数字计算,可改善认知功能。
4、控制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