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指儿童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症状有咳嗽、喘息、发热等。该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导致,也可能与细菌感染、冷空气刺激、过敏等因素有关。治疗方式主要有保持呼吸道湿润、对症用药、雾化治疗、抗感染治疗、氧疗等。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发病初期可能出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后咳嗽逐渐加重,可能伴有痰鸣音或喘息。部分患儿会出现发热,体温通常在38摄氏度左右,少数可能超过39摄氏度。病情较轻时咳嗽以干咳为主,随着病程进展可能转为湿咳。听诊时肺部可能出现哮鸣音或湿啰音,但多数情况下胸片检查无异常表现。
病毒感染是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因,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约占半数病例。细菌感染相对少见,但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也可能引起继发感染。冷空气、粉尘、花粉等刺激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过敏体质的儿童更容易发生支气管痉挛,表现为明显的喘息症状。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儿病情可能更为严重。
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适当湿度有助于缓解症状。对于咳嗽明显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糖浆或氨溴特罗口服溶液等止咳祛痰药物。出现喘息时可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进行雾化治疗。继发细菌感染时可能需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或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发热超过38.5摄氏度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退热。
预防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应注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日常保持均衡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患儿居室温度宜保持在20-24摄氏度,湿度维持在50%-60%。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如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精神萎靡等表现,提示病情加重,须立即就医。多数患儿经规范治疗1-2周可痊愈,但咳嗽症状可能持续较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