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超声是一种无创、便捷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肝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通过肝超声可以检测肝脏大小、形态、质地、血流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异常病变。常见的检测内容包括肝囊肿、肝血管瘤、脂肪肝、肝硬化、肝肿瘤等。肝超声还可以辅助诊断肝炎、肝脓肿、胆道梗阻等疾病,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1、肝囊肿:肝囊肿是肝脏内常见的良性病变,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内部无回声的囊性结构。肝囊肿通常无症状,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即可。对于较大的囊肿或伴有症状者,可考虑穿刺抽液或手术治疗。
2、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肝脏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增强的团块。肝血管瘤多数无症状,无需治疗,定期随访即可。对于较大的血管瘤或伴有症状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或介入治疗。
3、脂肪肝:脂肪肝是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理状态,超声表现为肝脏回声增强、肝实质增厚。脂肪肝的治疗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包括控制体重、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对于伴有肝功能异常者,可考虑药物治疗。
4、肝硬化:肝硬化是肝脏慢性损伤后纤维组织增生的病理状态,超声表现为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增强、门静脉增宽。肝硬化的治疗以病因治疗为主,包括抗病毒治疗、戒酒、控制体重等。对于伴有并发症者,可考虑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5、肝肿瘤:肝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超声表现为肝脏内边界不清、回声不均的团块。肝肿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无法手术者,可考虑介入治疗、放疗或化疗。对于恶性肿瘤,还需结合病理类型和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肝超声检查后,建议患者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戒酒、避免高脂肪饮食等。同时,适当增加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改善肝脏功能。定期复查肝超声,密切关注肝脏健康变化,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肝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