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哮喘

患者哮喘意识模糊该怎么样治疗较佳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朱欣佚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辅酶Q10较佳服用年龄

辅酶Q10的最佳服用年龄通常在40岁以后,此时人体自身合成能力下降,补充更为有效。辅酶Q10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细胞中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保护心脏、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作用。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辅酶Q10的含量逐渐减少,尤其是在40岁后,合成能力显著下降,此时补充辅酶Q10可以更好地维持身体机能。对于年轻人,除非存在特定健康问题,如心脏疾病、慢性疲劳或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否则无需额外补充。 1、40岁以后:40岁是辅酶Q10补充的关键时间点,此时人体内辅酶Q10的合成能力明显减弱,补充可以帮助维持心脏健康、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建议每日补充剂量为30-100毫克,具体剂量可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医生建议调整。 2、心脏病患者:辅酶Q10对心脏健康有显著益处,尤其是患有心力衰竭、心肌病等心脏疾病的人群。补充辅酶Q10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减轻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每日剂量通常为100-200毫克。 3、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者:他汀类药物会抑制辅酶Q10的合成,导致体内含量降低,可能引发肌肉疼痛、疲劳等副作用。补充辅酶Q10可以缓解这些症状,建议每日补充30-100毫克,具体剂量需根据药物使用情况和医生建议确定。 4、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辅酶Q10有助于改善能量代谢,缓解慢性疲劳症状。对于长期感到疲劳的人群,补充辅酶Q10可以提高精力,改善生活质量。建议每日补充30-100毫克,持续服用一段时间后观察效果。 5、健康年轻人:对于健康年轻人,除非存在特定健康问题,否则无需额外补充辅酶Q10。人体在年轻时能够自行合成足够的辅酶Q10,通过均衡饮食即可满足需求。如需补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 辅酶Q10的补充应根据年龄、健康状况和医生建议进行,40岁以后是补充的关键时期,但心脏病患者、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者以及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也可能需要补充。健康年轻人通常无需额外补充,均衡饮食即可满足需求。

相关科普 更多

病因 症状 用药 护理 诊断 饮食 概况 治疗
从小哮喘是什么原因

从小哮喘是什么原因

引起哮喘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哮喘的原因有哪些

左乳房上方哮喘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左乳房上方哮喘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过敏性哮喘变异性哮喘什么原因导致

过敏性哮喘变异性哮喘什么原因导致

哮喘的症状能治好吗

哮喘的症状能治好吗

哮喘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吗

哮喘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吗

婴儿哮喘的症状

婴儿哮喘的症状

哮喘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吗吃什么药

哮喘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吗吃什么药

小儿哮喘的常备用药有哪些

小儿哮喘的常备用药有哪些

西医治疗哮喘的常用药物

西医治疗哮喘的常用药物

支气管哮喘常用药

支气管哮喘常用药

哮喘气雾剂有哪些药?治疗哮喘可使用这4种气雾剂

哮喘气雾剂有哪些药?治疗哮喘可使用这4种气雾剂

如何进行儿童哮喘的家庭护理和自我管理

如何进行儿童哮喘的家庭护理和自我管理

老年过敏性哮喘患者的护理怎么做?详解3大护理方法

老年过敏性哮喘患者的护理怎么做?详解3大护理方法

如何护理好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支气管哮喘的6种方法

如何护理好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支气管哮喘的6种方法

哮喘患者要怎么样护理身体呢?哮喘患者必备的4条护理知识

哮喘患者要怎么样护理身体呢?哮喘患者必备的4条护理知识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儿童哮喘的辅助诊断方法有哪些?

儿童哮喘的辅助诊断方法有哪些?

老年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老年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喘息性支气管炎与哮喘有什么区别?什么是支气管炎

喘息性支气管炎与哮喘有什么区别?什么是支气管炎

哮喘可以吃葡萄吗

哮喘可以吃葡萄吗

变异性哮喘吃哪三种药有一种是绿色药片

变异性哮喘吃哪三种药有一种是绿色药片

哮喘病人不能吃什么蔬菜

哮喘病人不能吃什么蔬菜

孩子支气管哮喘吃什么药

孩子支气管哮喘吃什么药

支气管哮喘查什么

支气管哮喘查什么

憋喘性肺炎会造成哮喘吗

憋喘性肺炎会造成哮喘吗

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重要的祛痰方法是

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重要的祛痰方法是

支气管哮喘是怎么形成的

支气管哮喘是怎么形成的

变异性哮喘一直不好怎么治疗

变异性哮喘一直不好怎么治疗

变异性哮喘要治疗多久才可以好

变异性哮喘要治疗多久才可以好

变异性哮喘好治疗吗

变异性哮喘好治疗吗

变异性哮喘的最佳治疗方法

变异性哮喘的最佳治疗方法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肠痉挛 肠套叠 鼻窦囊肿 垂体危象 肋骨骨折 肝胆管结石 甲亢性皮肤病 结节性肝硬化 舌下神经损伤 输入袢综合征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