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染给伴侣。传播风险与阴道菌群失衡程度、性行为方式、免疫状态、个人卫生习惯以及是否规范治疗等因素相关。
1、菌群失衡:
细菌性阴道炎主要由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厌氧菌过度繁殖导致。性接触可能将异常菌群传递给伴侣,男性虽通常无症状,但可能成为携带者。治疗需双方同步使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等药物,并避免无保护性行为。
2、性行为方式:
无保护性交会显著增加传播概率,避孕套可降低80%以上传染风险。肛交后立即进行阴道性行为可能造成肠道菌群污染,建议全程使用避孕套并注意清洁顺序。
3、免疫状态:
伴侣若存在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感染风险升高。建议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检测双方阴道及尿道分泌物,阳性者需共同接受治疗。
4、卫生习惯:
共用浴巾、坐便器等可能间接传播病原体。治疗期间应每日更换内裤并用沸水烫洗,避免盆浴,保持外阴干燥。男性伴侣需每日清洗包皮垢。
5、治疗规范性:
单方治疗易导致反复交叉感染。完成7天疗程后需复查白带常规,症状消失后仍需使用避孕套3个月。妊娠期患者更需严格遵循医嘱,防止上行感染。
日常需注意穿透气棉质内裤,避免频繁使用护垫。性行为前后及时排尿冲洗尿道,每周食用300克无糖酸奶补充益生菌。治疗期间禁止饮酒及摄入辛辣食物,建议双方每日补充100毫克维生素C增强黏膜抵抗力。游泳后立即更换泳衣,公共浴室尽量选择淋浴。若伴侣出现尿道刺痒或分泌物异常,需及时泌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