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良性肿瘤约占胃部肿瘤的10%-15%。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主,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和局部切除术,具体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病理类型。
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适用于直径小于2cm的胃部良性肿瘤,通过内镜将肿瘤及其周围黏膜组织一并切除,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较少。
2、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适用于直径较大或位置特殊的胃部良性肿瘤,通过内镜将肿瘤及其周围黏膜下组织一并剥离,切除范围更广,复发率低。
3、局部切除术:适用于无法通过内镜切除的较大肿瘤或位置较深的肿瘤,通过外科手术直接切除肿瘤及其周围部分正常组织,确保彻底切除,减少复发风险。
胃部良性肿瘤的病因多样,常见原因包括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遗传因素。高盐、腌制食品的摄入可能增加胃部肿瘤的风险;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刺激胃黏膜,可能导致良性肿瘤的形成;家族中有胃部肿瘤病史的人群,其患病风险也相对较高。
预防胃部良性肿瘤的发生,建议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高盐和腌制食品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或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胃部肿瘤。胃部良性肿瘤虽然恶性程度低,但若不及时治疗,仍可能影响胃功能,甚至恶变。
胃部良性肿瘤的治疗应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为主,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病情个性化选择,术后定期随访,确保肿瘤无复发或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