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血糖控制不达标或出现急性并发症时,需开始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风险,具体时机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由医生评估决定。
1、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当患者使用两种或以上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DPP-4抑制剂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仍高于7.0%,表明血糖控制不理想,此时需考虑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可补充体内胰岛素不足,帮助降低血糖。
2、血糖控制不达标:若患者空腹血糖持续高于7.0 mmol/L,餐后血糖高于10.0 mmol/L,且通过饮食、运动及口服药物无法改善,需启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可根据血糖波动情况调整剂量,实现精准控糖。
3、急性并发症:当患者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等急性并发症时,需立即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可迅速降低血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病情恶化。
4、特殊生理状态: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通过饮食和运动无法控制血糖,需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不通过胎盘,对胎儿无不良影响,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安全选择。
5、手术或感染:患者在手术、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下,血糖可能急剧升高,需临时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可帮助稳定血糖,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感染风险。
2型糖尿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适时启动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同时配合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实现长期血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