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方案,病毒感染以对症缓解为主,细菌感染需抗生素治疗,慢性咳嗽需排查过敏或胃食管反流等因素。常见方法包括药物镇咳、食疗润肺、环境调整三类。
1. 药物镇咳需区分类型
中枢性镇咳药如右美沙芬适用于干咳剧烈影响睡眠时,但痰多者禁用。外周性镇咳药如苯丙哌林可缓解气道敏感。合并细菌感染时,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需遵医嘱使用。哮喘性咳嗽需配合布地奈德吸入剂。
2. 食疗辅助缓解症状
冰糖雪梨汤含梨皮苷能修复呼吸道黏膜,川贝母粉蒸梨适合阴虚燥咳。萝卜蜂蜜水含硫化物可稀释痰液,每日饮用不超过200ml。慢性咳嗽者建议常吃银耳羹,其多糖成分能增强呼吸道免疫力。
3. 环境管理不容忽视
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5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羽绒寝具、尘螨可能加重过敏咳嗽,建议更换为防螨材质。夜间垫高枕头15厘米可减少胃酸反流刺激。
咳嗽持续超2周或伴随咯血、胸痛需立即就医,儿童出现犬吠样咳嗽警惕喉炎发作。治疗期间避免辛辣、冷饮刺激,吸烟者必须戒烟。记录咳嗽时间规律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晨起咳嗽可能与鼻后滴漏有关,平卧加重需考虑心功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