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切除后饮食需以清淡易消化为主,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术后恢复期主要需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控制膳食纤维摄入、补充优质蛋白、保持水分平衡及规范用药五项内容。
一、避免刺激性食物术后1-3天内应禁食辛辣、油炸、过冷或过热食物。辣椒、酒精、浓茶等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创面出血或疼痛。可选用米粥、软面条等温凉流质食物过渡,待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步增加食物种类。
二、控制膳食纤维摄入术后1周内需减少粗纤维食物摄入,如芹菜、竹笋等。高纤维食物可能摩擦未完全愈合的创面,但可适量食用去皮蒸熟的苹果、南瓜等低纤维果蔬。2周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纤维量。
三、补充优质蛋白选择鱼肉、鸡胸肉、蛋羹等易吸收的蛋白质来源,每日摄入60-80克。蛋白质可促进创面修复,但需避免红烧、煎烤等重油烹调方式。大豆制品需待术后1周再逐步添加。
四、保持水分平衡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术后禁饮碳酸饮料、咖啡等可能产气的饮品。可适量饮用温蜂蜜水或淡盐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胃肠负担。
五、规范用药需按处方使用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片、促进愈合的康复新液,或预防感染的左氧氟沙星片。禁止自行调整抗生素用量,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时需整粒吞服。
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保持规律作息。出现持续腹痛、便血或发热需立即复诊。定期进行肠镜复查,饮食过渡期间可记录食物反应帮助医生调整方案。长期需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结构,控制红肉摄入量每周不超过5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