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牙疼可通过生活护理、物理缓解、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需根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处理。常见原因包括龋齿、牙髓炎、智齿冠周炎等,需避免自行用药。
1、生活护理轻微牙疼可通过淡盐水漱口缓解,每日重复进行3-4次,有助于减少口腔细菌。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避免刺激患处。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粥、南瓜羹,减少冷热或硬物对牙齿的物理刺激。适当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猕猴桃、草莓,帮助牙龈修复。
2、物理缓解局部冷敷可减轻牙龈肿胀疼痛,用毛巾包裹冰袋外敷面部患处,每次不超过10分钟。穴位按摩如合谷穴、颊车穴也有辅助效果,需由专业人员指导操作。超声波洁牙能清除牙结石刺激源,但孕早期及晚期需谨慎选择治疗时机。
3、药物治疗对乙酰氨基酚片是妊娠期相对安全的镇痛药,但须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局部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或丁硼乳膏涂抹患处。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胶囊可用于细菌感染,但需排除过敏史。禁用四环素类及含甲硝唑成分药物。
4、牙科处理龋齿引起的疼痛可能需简单补牙,使用妊娠期安全的玻璃离子材料。急性牙髓炎可考虑切开引流,操作时避免X线照射。智齿冠周炎可行局部冲洗上药,复杂拔牙手术建议延至产后。所有侵入性治疗需在孕中期相对稳定期进行。
5、中医调理风火牙痛可用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中药煎汤含漱。虚火牙痛适合麦冬、生地滋阴降火,但需中医师辨证施治。针灸选取足三里、太溪等穴位,需避开合谷、三阴交等孕妇禁忌穴位。中药内服方剂应排除红花、桃仁等活血成分。
孕妇出现牙疼应优先就诊口腔科,治疗前需明确告知妊娠周数。日常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预防妊娠期牙龈炎。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餐后及时漱口。避免摄入过多甜食或酸性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若疼痛伴随发热或面部肿胀,须立即就医排除颌面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