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是指尿液中的矿物质和盐类在泌尿系统内异常结晶形成的固体物质,可发生在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泌尿系结石的形成主要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包括腰腹部剧痛、血尿、排尿困难等。
1、代谢异常高钙尿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问题可能导致尿液中矿物质浓度过高,形成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等。这类患者需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并增加水分摄入。医生可能开具枸橼酸钾颗粒调节尿液酸碱度,或使用别嘌醇片控制尿酸水平。
2、尿路梗阻前列腺增生、输尿管狭窄等疾病会导致尿液滞留,促使结石形成。患者可能出现排尿中断、尿频等症状。治疗需解除梗阻原因,如服用坦索罗辛胶囊松弛输尿管,严重时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3、尿路感染变形杆菌等微生物感染可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形成磷酸铵镁结石。患者常伴发热、尿急。需用左氧氟沙星片抗感染,配合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感染控制后结石可能自行溶解。
4、水分摄入不足每日饮水量过少会使尿液浓缩,增加结晶风险。建议保持每天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尤其高温环境或运动后需及时补水。可交替饮用白开水与柠檬水,有助于预防结石复发。
5、饮食结构失衡过量摄入动物蛋白、钠盐会升高尿钙排泄,而低枸橼酸饮食会减少结石抑制物。调整饮食需减少腌制品,增加柑橘类水果。必要时可补充枸橼酸钙颗粒,既补钙又抑制结石形成。
预防泌尿系结石需保持每日均匀饮水,避免长时间憋尿,定期进行尿液检查和泌尿系统超声筛查。已有结石病史者应每半年复查,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方案。突发剧烈腰痛伴血尿时需立即就医,排除输尿管结石嵌顿等急症。
泌尿系结石在腹部平片中的X线表现主要为高密度影,其形态、大小和位置因结石成分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表现包括肾盂或输尿管区域的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致密影,部分结石可呈分层状或鹿角形。
泌尿系结石在腹部平片中的显影程度与结石成分密切相关。含钙结石如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密度较高,通常表现为明显的白色高密度影,边缘清晰。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密度较低,显影较淡或可能不显影。结石位置多位于肾盂、肾盏或输尿管走行区,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较大的肾结石可能填充肾盂肾盏形成鹿角形结石,输尿管结石常表现为沿输尿管走行的小圆形致密影,可伴有近端尿路扩张。部分结石内部结构不均匀,可见分层现象。
腹部平片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肠道气体和粪便可能干扰结石显示,尤其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易被骨盆骨骼重叠遮挡。尿酸结石和部分混合性结石因X线穿透性较好可能漏诊。对于疑似泌尿系结石但腹部平片阴性的患者,需结合超声或CT进一步检查。腹部平片仍可作为泌尿系结石的初步筛查手段,尤其适用于含钙结石的随访观察。
确诊泌尿系结石后,患者应增加每日饮水量,保持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减少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结构,草酸钙结石患者限制菠菜、坚果等食物,尿酸结石患者需低嘌呤饮食。适当运动有助于小结石排出,但剧烈运动可能诱发肾绞痛,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腹部平片或超声监测结石变化,若出现剧烈腰痛、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