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口炎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尿道口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过敏反应、机械刺激、化学刺激等原因引起。
1、保持局部清洁尿道口炎患者需要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清洗后保持局部干燥,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避免长时间憋尿,减少尿液对尿道口的刺激。注意性生活卫生,事前事后及时清洁。
2、外用药物细菌性尿道口炎可外用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真菌感染可使用克霉唑乳膏或硝酸咪康唑乳膏。过敏性尿道口炎可短期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使用外用药前需清洁患处,薄层涂抹,每日2-3次。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肤刺激反应。
3、口服药物细菌感染可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真菌感染需服用氟康唑胶囊或伊曲康唑胶囊。过敏反应可配合氯雷他定片或西替利嗪片。药物需完整疗程服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服用抗生素期间忌酒,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反应。
4、物理治疗慢性尿道口炎可采用红外线照射或微波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急性期可进行冷敷缓解肿胀疼痛。治疗时需保护周围正常皮肤,控制适宜温度。物理治疗通常需5-10次为一个疗程,需在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
5、手术治疗尿道口狭窄或反复发作的尿道口炎可考虑尿道口成形术。尿道肉阜需行切除术,术后需留置导尿管。手术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术后定期换药,预防感染。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禁止性生活。
尿道口炎患者日常应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冲刷尿道。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避免长时间骑车或久坐,减少局部摩擦。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使用含香精的卫生用品。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痊愈后也需注意防护。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血尿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