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判断标准为空腹血糖超过7.0毫摩尔每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毫摩尔每升,控制标准需将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
空腹血糖检测是诊断糖尿病的基础方法,要求至少8小时未进食后测量静脉血。若结果在6.1-7.0毫摩尔每升之间属于空腹血糖受损,超过7.0毫摩尔每升则达到糖尿病诊断阈值。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服用75克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值超过11.1毫摩尔每升可确诊。随机血糖检测超过11.1毫摩尔每升且伴有典型症状如多饮多尿时也可作为诊断依据。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超过6.5%具有诊断意义,但需排除贫血等干扰因素。
血糖控制目标需个体化制定,多数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内,对应平均血糖约为8.6毫摩尔每升。年轻患者或病程较短者可设定更严格目标如6.5%,老年患者或合并严重并发症者可放宽至8%。自我监测血糖时,空腹血糖宜保持4.4-7.2毫摩尔每升,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0.0毫摩尔每升。同时需关注血压低于130/80毫米汞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2.6毫摩尔每升等综合指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要求更严格,空腹血糖需低于5.3毫摩尔每升,餐后1小时低于7.8毫摩尔每升。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指标并记录变化趋势,根据医生指导调整饮食结构与运动计划。每日主食选择全谷物类并控制总量,搭配优质蛋白与膳食纤维。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结合,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出现异常血糖波动或并发症征兆时须及时复诊,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
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标准主要用于评估糖尿病足溃疡的严重程度,分为0-5级。0级为无溃疡但有高危因素,1级为浅表溃疡,2级为深达肌腱或关节囊的溃疡,3级为深部溃疡伴脓肿或骨髓炎,4级为局限性坏疽,5级为全足坏疽。
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标准是临床常用的评估工具,0级指患者存在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或足部畸形等危险因素但尚未出现溃疡。1级溃疡局限于皮肤层,未累及深层组织。2级溃疡深度超过皮下组织,可能暴露肌腱或关节囊但无骨髓炎表现。3级溃疡伴有深部组织感染,影像学检查可见骨髓炎或脓肿形成。4级表现为足部局部组织坏死,通常发生在足趾或前足。5级为最严重阶段,全足广泛坏疽需考虑截肢。
糖尿病患者应每日检查足部皮肤状况,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避免赤脚行走,修剪趾甲时注意不要损伤周围皮肤。发现足部伤口应及时就医处理,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足发生发展。定期进行下肢血管和神经功能检查,早期发现并干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