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炎可通过尿液异常、水肿、高血压、乏力厌食、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发现。小儿肾炎可能与链球菌感染、遗传因素、免疫异常、代谢紊乱、药物损伤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少尿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1. 尿液异常小儿肾炎早期常见尿液颜色加深或呈洗肉水样,尿液中可能出现大量泡沫且久置不散,提示蛋白尿。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夜尿增多或尿量减少。家长需每日观察孩子排尿情况,发现异常时用清洁容器留取晨尿送检。尿常规检查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150毫克需警惕。
2. 水肿患儿常见晨起眼睑浮肿,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严重时波及全身。水肿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有关。家长需每日测量孩子脚踝周长,记录体重变化。限制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高盐零食。若水肿持续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3. 高血压约半数患儿会出现血压升高,表现为头痛、视物模糊或鼻出血。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家长应每周测量孩子血压,学龄儿童正常值应低于110/70mmHg。发现血压升高时可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同时保持低脂饮食。
4. 乏力厌食由于贫血和毒素蓄积,患儿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活动耐力下降、拒食挑食。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及氮质血症有关。建议家长准备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蒸蛋羹,分多次少量喂养。血红蛋白低于110g/L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
5. 发育迟缓慢性肾炎患儿可能出现身高体重增长缓慢,与长期蛋白丢失和营养不良有关。家长需每三个月测量记录孩子身高体重百分位数,骨龄检测延迟超过2年时需评估生长激素水平。日常需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5-2克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肉、鸡胸肉等。
家长应建立症状监测日记,记录每日尿量、水肿程度和血压数值。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饮食采用低盐优质蛋白原则,避免腌制食品和动物内脏。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链球菌感染后2-3周需复查抗O滴度。注意保暖防感染,疫苗接种需咨询肾内科医生。若出现血肌酐快速上升或尿量持续减少,需考虑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