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手术后20多天伤口仍在渗液可能与伤口感染、皮下积液或脂肪液化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后针对性处理。
脂肪瘤术后渗液常见于伤口局部护理不当或缝合线吸收不良。轻微渗液通常表现为淡黄色清亮液体,无臭味,周围皮肤无红肿热痛。此时需每日用碘伏消毒伤口,覆盖无菌敷料,避免沾水或剧烈活动。若渗液呈脓性、伴有异味或发热,可能提示细菌感染,需医生评估后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或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皮下脂肪层较厚的患者可能出现脂肪液化,表现为持续渗出淡黄色油性液体,需由医生清理坏死组织并加压包扎。
术后恢复期间应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抓挠或挤压,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
脂肪瘤可生长于全身任何有脂肪组织的部位,常见于皮下。
脂肪瘤是一种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皮下脂肪层。典型部位包括颈部、肩部、背部、腹部及四肢近端,其中上肢前臂和下肢大腿更为多见。脂肪瘤也可出现在深部组织如肌肉间隙、腹膜后等部位,但相对少见。其生长速度缓慢,触诊质地柔软、边界清晰、可推动,通常无痛感。
日常应注意观察肿块变化,避免反复摩擦刺激,若出现短期内增大或疼痛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