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有水一样的东西可能是耵聍栓塞、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或外耳道湿疹等引起,可通过清理耵聍、抗感染治疗、鼓膜修复、抗过敏治疗等方式处理。
1、清理耵聍耵聍栓塞可能导致耳朵出现水样分泌物,常伴随耳闷、听力下降。可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后由医生用耵聍钩取出,避免自行掏挖。若合并感染可配合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
2、抗感染治疗外耳道炎或中耳炎时,耳道分泌物可能呈现浆液性或脓性。需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严重者可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伴有疼痛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
3、鼓膜修复鼓膜穿孔可能导致耳漏液现象,常由外伤或感染引起。小穿孔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自愈,大穿孔需行鼓室成形术。期间禁用滴耳液,可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预防感染。
4、抗过敏治疗外耳道湿疹可产生淡黄色渗液,伴随剧烈瘙痒。需避免抓挠,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保持耳道清洁干燥,远离过敏原是关键。
5、其他处理游泳后耳道进水可用棉签吸干外耳道水分,切勿深入掏挖。若出现耳鸣、眩晕等症状,需排除梅尼埃病可能。耳道异物需由专业医生用耳内镜取出,禁止自行处理。
日常应避免频繁掏耳,洗澡游泳时使用耳塞防护。出现耳痛、听力减退或持续渗液超过3天,建议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遵医嘱定期复查,禁止擅自使用偏方冲洗耳道。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有助于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