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现水疱可能与口腔溃疡、黏液腺囊肿或疱疹性龈口炎等因素有关。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的浅表性损伤,常因局部创伤、维生素缺乏或免疫力下降诱发,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周围充血水肿。黏液腺囊肿多因小唾液腺导管阻塞导致黏液潴留形成,好发于下唇及颊黏膜,呈半透明水疱样,质地柔软。疱疹性龈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多见于儿童,伴随发热、牙龈红肿及簇集性小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
针对上述情况,口腔溃疡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地碘含片或口腔溃疡散促进愈合;黏液腺囊肿较小者可观察,较大时需手术切除;疱疹性龈口炎需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片、喷昔洛韦乳膏,配合生理盐水漱口减轻症状。
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现持续疼痛或水疱增大应及时就诊口腔科。
烫伤后1-2小时可能出现水疱,具体时间与烫伤程度有关。
浅二度烫伤因伤及真皮浅层,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出积聚于表皮与真皮之间,通常1-2小时形成透明水疱液。深二度烫伤损伤真皮深层,水疱形成时间可能延长至3-6小时,疱壁较厚且基底苍白。高温接触时间超过10秒或温度超过60摄氏度时,水疱出现速度更快。观察期间应避免刺破水疱,防止继发感染。
烫伤后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可减缓水疱形成速度,冲洗后覆盖无菌敷料保护创面。若水疱直径超过1厘米或伴有剧烈疼痛,需及时到烧伤科就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