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正常时,通常无须进行尿培养,但存在泌尿系统感染高风险或特殊症状时仍需考虑。
尿常规检查能初步筛查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等指标,若结果正常,多数情况下提示无急性泌尿系统感染或明显炎症。此时常规筛查性尿培养的阳性概率较低,可能造成医疗资源浪费。但对于有明确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症状的患者,即使尿常规正常,仍可能存在细菌定植或慢性感染,需通过尿培养明确病原体。孕妇、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风险人群,或近期有泌尿系统操作史的患者,尿培养可帮助发现隐匿性感染。
尿培养的适用性还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无症状菌尿症患者通常无须干预,但妊娠期女性例外。若患者存在不明原因发热、腰痛等上尿路感染征象,或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病史,即使尿常规无异常,尿培养仍有助于指导抗生素选择。对于复杂性尿路感染或治疗效果不佳者,尿培养可识别耐药菌株。
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适量饮水促进排尿。出现排尿不适或尿液性状改变时,建议及时就医评估,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