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建议:若孩生后一周或数周后出现黄疸,进行性或间歇性加深,伴有发热,面色青灰,不吃奶,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可能身体某一部分有细菌感染,得了新生儿败血症.初生时无黄疸,生后1—2周或更长一些时间出现黄疸,进行性加深,吃奶尚好,如初生几天大便还呈淡黄,但随着黄疸的加深,粪便逐渐变为白色呈陶土样,这是一种阻塞性黄疸.需送医院详细检查,可能有先天性胆道闭锁.若新生儿黄疸很深且持续不退,而且有嗜睡,吮奶无力,肌肉呈瘫痪状等神经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有尖叫,目光凝视,肌张力增高,抽痉,呕吐等症状,这是血中的胆红素进入了大脑,与脑组织结合,严重损伤了脑神经.重症者会有痴呆后遗症.
指导建议: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约60%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在出生后3-5天可出现黄疸,但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14天内黄疸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黄疸全部消退.病理性黄疸则属于异常,一般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①细菌感染和新生儿败血症以及病毒感染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等;②新生儿溶血病;③先天性胆道闭锁和胆总管囊肿;④母乳性黄疸,多于出生后4-7天出现黄疸,2-3周达高峰,在停止哺乳1-3天后胆红素即可下降,如3天无明显下降者可排除母乳性黄疸;⑤其他因素如遗传性疾病,药物性黄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