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慢性鼻炎可通过按摩迎香穴、印堂穴、合谷穴等方式缓解症状。
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凹陷处,用食指指腹顺时针按压30次,有助于改善鼻塞和流涕。印堂穴在两眉中间,拇指指腹轻柔按压1分钟,能减轻头痛和鼻部不适。合谷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拇指按压并揉动2分钟,可调节免疫功能。按摩时力度适中,以局部酸胀为度,每日重复进行2次。配合热毛巾敷鼻能增强效果,但皮肤破损或急性感染期禁用。按摩后饮温水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冷风直吹。
日常注意保暖,减少冷空气刺激,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慢性鼻炎引起的耳闷可以通过鼻腔冲洗、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等方式缓解。
慢性鼻炎可能导致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进而阻塞咽鼓管开口,引发耳闷感。鼻腔冲洗能清除分泌物,减轻黏膜肿胀,常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药物治疗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有助于减轻炎症和水肿。咽鼓管吹张可通过捏鼻鼓气或专业器械进行,帮助平衡中耳压力。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可能需进一步检查排除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结构问题。
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湿润,远离过敏原,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