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需通过血糖管理、血压控制和生活方式调整等多维度干预。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较高,需从血糖、血压、血脂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管理。血糖控制是基础,建议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调整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或胰岛素注射液的使用。血压管理同样重要,目标值通常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片或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血脂异常需通过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生活方式上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避免高糖高脂食物。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戒烟限酒也有助于降低风险。定期筛查心电图、颈动脉超声等检查可早期发现血管病变。
日常注意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及时就医。
胰岛素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包括低血糖、体重增加、皮下脂肪增生、过敏反应和胰岛素抵抗。
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最常见且最需警惕的并发症,通常表现为心悸、出汗、饥饿感,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体重增加与胰岛素促进脂肪合成作用相关,需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管理。长期注射胰岛素可能导致注射部位皮下脂肪增生或萎缩,表现为局部皮肤凹陷或硬结,可通过轮换注射部位预防。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严重时需更换胰岛素剂型。胰岛素抵抗多与抗体产生有关,表现为血糖控制不佳需调整剂量。
胰岛素治疗期间应规律监测血糖,避免空腹运动,发现皮肤硬结及时更换注射部位。若出现反复低血糖或过敏症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