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神经内科

慢性硬膜下血肿严重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臧金萍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慢性硬膜下血肿怎么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可通过保守治疗、钻孔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通常由头部外伤、凝血功能障碍、脑萎缩、血管异常、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等原因引起。

1、保守治疗

对于血肿量较小且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头部CT或MRI,监测血肿吸收情况。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头部再次受伤。若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需调整抗凝药物用量或暂停使用。保守治疗期间需警惕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加重、恶心呕吐等。

2、钻孔引流术

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常用手术方式。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于颅骨钻孔后放置引流管,将血肿液缓慢引出。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多数患者症状可迅速缓解。术后需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感染。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重复进行引流操作,尤其是血肿复发或引流不完全时。

3、开颅血肿清除术

对于血肿量大、反复发作或存在分隔的血肿,需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通过骨瓣开颅直接清除血肿及包膜,止血彻底。该方式适用于复杂病例,但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期较长。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和癫痫发作。部分老年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认知功能改善延迟。

4、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作为辅助手段。甘露醇可用于降低颅内压,缓解头痛症状。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可预防术后癫痫发作。对于凝血功能异常患者,需调整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可能有助于减轻脑组织水肿,但需权衡其副作用。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5、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尤为重要。针对肢体无力或言语障碍,需早期开展物理治疗和语言训练。认知功能训练有助于改善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平衡训练可预防跌倒和再次受伤。康复过程需循序渐进,家属应积极参与护理。定期随访评估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治疗后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促进脑组织修复。避免吸烟饮酒,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恢复期可进行适度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碰撞。定期复查头部影像学检查,监测恢复情况。若出现头痛加重、意识改变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脱肛 花粉症 肌腱炎 肝脏介入 共同性斜视 球孢子菌病 细菌性肝脓肿 亨廷顿病性痴呆 莱特雷尔-西韦病 黑色丘疹性皮肤病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