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片对胰腺炎引起的疼痛可能有一定缓解作用,但无法治疗胰腺炎本身。胰腺炎的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禁食、补液、抗生素或手术等措施,常用止痛药物有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硫酸吗啡缓释片等。自行使用止痛片可能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时机。
胰腺炎是胰腺组织的炎症反应,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胰腺炎发作时患者常出现剧烈上腹痛,可能向背部放射,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中重度疼痛效果有限,而阿片类药物如盐酸哌替啶虽能暂时缓解疼痛,但可能加重Oddi括约肌痉挛。慢性胰腺炎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腹痛,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需警惕肝脏损伤。
严重胰腺炎病例可能出现胰腺坏死、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这种情况下止痛药物不仅无效,还可能干扰临床观察。部分特殊类型胰腺炎如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需要糖皮质激素治疗而非单纯止痛。妊娠期合并胰腺炎时,许多止痛药物存在胎儿致畸风险,更需谨慎选择。
胰腺炎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急性发作期需立即禁食并住院治疗。恢复期饮食需遵循低脂、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原则,避免酒精和暴饮暴食。定期监测血糖和胰腺功能,出现持续腹痛、脂肪泻等症状应及时复查,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胰腺形态变化。
宝宝发烧时退热贴一般能起到辅助降温作用,但需注意使用禁忌。
退热贴通过物理降温方式帮助降低体表温度,其核心成分为水凝胶,可吸收热量并缓慢释放。适用于体温未超过38.5度的低热情况,能缓解额头不适感。使用时需避开眼睛、口鼻及皮肤破损处,每4-6小时更换一次。部分产品含薄荷醇等成分,可能刺激婴幼儿皮肤,首次使用建议先贴于手臂内侧测试。若宝宝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用清水冲洗。
两月龄以下婴儿发热禁用退热贴,因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癫痫患儿、对水凝胶过敏者及持续高热超过39度者也不宜使用。退热贴无法替代药物治疗,当体温持续上升或伴随抽搐、呕吐时,须及时就医。
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给宝宝穿着透气棉质衣物,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