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等方式治疗。胆结石通常由胆汁成分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减弱、高脂饮食、肥胖、快速减肥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高胆固醇食物摄入有助于预防胆结石增大,每日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40克以下。避免食用动物内脏、蛋黄、奶油等食物,可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食品刺激胆囊收缩。急性发作期需禁食脂肪类食物,缓解后逐步恢复低脂饮食。
2、药物治疗熊去氧胆酸胶囊能溶解胆固醇结石,适用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X线阴性结石。消炎利胆片可缓解胆囊炎症,改善胆汁淤积症状。匹维溴铵片能解除胆道平滑肌痉挛,缓解胆绞痛发作。药物治疗需持续6-24个月,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变化。孕妇及肝功能异常者慎用溶石药物。
3、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单发胆固醇结石且胆囊功能正常的患者,结石直径通常要求5-20毫米。治疗前需口服造影剂确认结石性质,术后配合熊去氧胆酸辅助排石。每次治疗间隔不少于1个月,多数患者需要2-3次治疗。可能出现皮肤瘀斑、血尿等并发症,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禁忌。
4、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1-2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前需评估胆总管情况,合并胆管结石需先行ERCP取石。手术时间约30-90分钟,住院时间通常3-5天。可能出现胆漏、出血等并发症,严重腹腔粘连者需中转开腹。
5、开腹手术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适用于复杂病例,如胆囊萎缩、Mirizzi综合征等。手术切口长约10-15厘米,需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需卧床休息2-3天,住院时间约7-10天。高龄患者术后易发生肺部感染,需加强呼吸道护理。合并肝硬化时手术风险显著增加。
胆结石患者应保持规律进食习惯,避免长时间空腹。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可适量饮用柠檬水促进胆汁分泌。坚持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锻炼3-5次。定期进行肝胆超声检查,出现持续性腹痛、黄疸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应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