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半女宝宝贫血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治疗感染性疾病、排查遗传因素、定期监测血红蛋白等方式改善。贫血可能由缺铁、感染、遗传性溶血、慢性失血、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增加富含铁食物如猪肝泥、牛肉末、菠菜等,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西蓝花或猕猴桃促进铁吸收。避免与牛奶、浓茶同食影响铁质吸收。每日保证适量红肉、蛋黄及强化铁米粉摄入,分多次少量喂养以减轻胃肠负担。
2、补充铁剂缺铁性贫血需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铁药物,用药期间可能出现黑便属正常现象。避免与钙剂同服,建议两餐间服用以提高吸收率。治疗2周后需复查血红蛋白评估疗效。
3、治疗感染反复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可能导致贫血加重,需及时控制炎症。细菌感染时可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病毒感染需对症处理,保证水分摄入并监测体温变化。
4、排查遗传病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溶血性疾病需通过血红蛋白电泳、基因检测确诊。轻型患儿通常无须治疗,中重度需规范输血或去铁治疗。家长应避免近亲婚配,孕期做好产前筛查降低遗传风险。
5、定期监测每1-2个月复查血常规,观察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参数变化。贫血纠正后仍需维持补铁1-2个月补充储存铁。日常关注宝宝面色、活动量及食欲,出现嗜睡、呼吸急促等表现需立即就医。
家长需注意烹饪时使用铁锅增加膳食铁含量,培养宝宝自主进食能力避免挑食。贫血期间减少剧烈活动,保证每日10-12小时睡眠。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双胞胎应提前预防性补铁。若贫血持续不改善或伴随肝脾肿大、发育迟缓,需完善骨髓穿刺等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